您的位置:首页 > 收藏投资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艺术收藏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1-23
文_赵力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后资本主义不仅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也更剧烈地影响到了艺术,当代艺术由此具有了更明显的大众化、产业化和金融化的趋势。高速发展的金融化,使艺术转变为资本的投资性商品,而随着艺术价值转换成资本价值的机会日益扩大,循环周期也随之加速。在全球文化价值整合过程之中,收藏家的影响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在全球资本化的背景下,艺术与资本的关系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艺术和资本如何实现和谐而有机地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其目的是针对现状存在的冲突与矛盾,力图从速建立一种扩大资本的积极一面而减弱其负面作用的有效体制。在中国国内从2008年以来也开过几次这样的会议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然而从现阶段的角度来看却是一个很难来回答的命题:一方面是因为现实变化得很快,过去的经验和案例无法完全对应于当今的现实,一方面是艺术自身发展得很快,艺术需要新的支持体系与之匹配。因此,我的基本看法是,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而系统性的问题则需要整体性的答案,而不是局部有效的解决。

在中国,情况或许更加复杂。因为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在中国支持艺术发展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所以,中国的问题不完全像国外现阶段所遇到的情况,它有比较特殊的现状,也需要自己的“药方”。当然国际经验也是有帮助的,但这些经验仍是参考性的意义。

从艺术收藏的角度来说,政府主管单位针对美术博物馆、民营非盈利性艺术机构的收藏,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但由于收藏资金明显不足,有关美术博物馆、民营非盈利性艺术机构的社会捐赠制度、免税扶持政策尚不完备,国内美术博物馆及相关艺术机构的购买力有限。如上海美术馆每年的收藏经费是300万元人民币。中国的企业收藏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参与身份、地域、城市等方面越来越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如民营企业的参与度较大、沿海发达地区参与度较大,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对集中,2009年中国国内企业收藏的资金大约在100亿元人民币。由于企业收藏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因此在目标定位、程序规范、藏品管理、回馈社会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完善。

相对而言,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是私人收藏。由于中国正处于个人财富加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中国的高净值财富人群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带动了向艺术品收藏的转向。然而中国的私人收藏,由于缺乏家族传承的渠道,因此从艺术品市场中购买就变成了主要途径。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中国国内私人收藏的购买力对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力也越加明显。2009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国内地区买家比例已上升到了21%。但是正因为中国的私人收藏对于艺术市场的参与度较高,因此中国目前的私人收藏受到市场的影响也就比较大,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对收藏家的“反作用力”。

中国新兴的私人收藏家,从行业背景来说,主要集中在近年来资本增长最快的领域,譬如说房地产、金融、能源与基础资料、高科技以及制造业等行业,而这些行业通常又和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以及产业调整的政策紧密相关。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性的经济波动以及国内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会通过私人资本传导而影响到艺术市场。也正因为这样的影响,中国艺术市场与社会整体经济的“正相关性”变得日益增强。

与艺术收藏相比,现阶段的中国艺术消费扩张得很快,但仍同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进入21世纪,艺术投资逐渐成为了社会性话题。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看,艺术投资的理念已经从意识启蒙逐渐成为了某种共识与行为实践。现阶段中国国内的艺术投资,在给予艺术品市场更多流动性资金的同时,也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行情的不稳定或过度波动。即便如此,在2009年的北京、上海两地,财富人群选择艺术品投资的比例为18.3%,排序仅在房地产、股票之后,可以看到艺术投资在国内投资人群中的上升趋势。除了针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直接性投资之外,国内金融行业陆续推出的艺术理财产品和2009年深圳、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相继挂牌,也在为国内外资本开辟间接性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受到了冲击。但是在2009年中国传统艺术品的价格仍然出现了很大的涨幅,2010年甚至出现了单件作品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拍卖记录,这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艺术品购买力仍处于实质性增长的现实。但是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些增长过于依赖于现阶段的中国书画拍卖市场,这也使得市场购买力的倾向过于单一,并可能形成价格增长过快之后的“价格泡沫”。

200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变化,虽然很大程度受到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因为当代艺术是中国艺术市场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部分,但更重要的原因仍在于中国目前缺乏成规模的当代艺术的私人收藏家。对于当代艺术的收藏来说,真正的难点还在于如何去判断其价值。这对于新兴的中国收藏家来说显得更为困难:一方面,在全球化的今天,当代艺术的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体的精神创造,不仅仅是艺术家对本土现实的关注与反映,同时它又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沟通与交融,因此判断当代艺术的价值,既需要熟知本土,也需要国际性的视野;在另一方面,收藏价值观的形成并不仅仅是私人收藏家的事情,需要更广泛的共识与讨论的机制。

因此,在我看来资本与艺术的交合点,不应该仅仅落实在直接性的、趋利性的和短期效应的领域,尤其对于中国而言,新兴的艺术资本更多的时候真正缺乏的是足够的学术支持、充分讨论交流的机制。所以现阶段的主要工作,应该转向艺术教育项目、艺术交流项目以及大量的艺术传播工作,其目的也就是引导资本来支持这些基础性的建设。资本与艺术的有机体系,不是解决资本与艺术的直接对接,也不是解决资本与艺术的市场对接,而是需要一个基础性的建设过程,使得在共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相对统一的文化价值观,以支持现有体系在未来的结构性调整。这对于资本而言是重要的,对于艺术而言也是重要的,或许这也就是资本与艺术最好的结合方式。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