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坛新锐

打造成中国第五大名绣 夏绣富春山居图价值30万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1-23



夏绣《富春山居图》引人关注

  昨日的南昌国际展览中心主馆新余馆内,人头攒动,前来参观的市民纷纷围着夏绣巨作《富春山居图》啧啧称奇。“这幅夏绣巨作《富春山居图》已被广东一位藏家花30余万元收藏。”夏绣创始人张小红告诉本报记者,7年时间已证明夏绣在中国刺绣领域占有不可或缺的席位。

  绣名画费时7个月

  “这么大的刺绣画,是怎么绣出来的呀?”在新余馆,面对市民的提问,张小红揭开了谜底。

  名画《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坛宗师黄公望所作,堪称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因历史原因,这幅画辗转流失,一半存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张小红获悉相关情况后,马上想到要用夏绣来将这幅画合二为一。为此,她专门跑到北京,买到了《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和《富春山居图》之《无用师卷》印刷本,组织7名绣娘加班加点创作,终于在10月初完成。

  “这幅绣作费时7个月,再现了古代山水画的笔墨精髓和神韵,开创了刺绣艺术新的表现风格。”张小红说,在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这幅巨作夺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精品奖金奖。

  多家博物馆收藏夏绣

  张小红六七岁开始学习民间刺绣。2002年下岗后,她在江苏等地学习苏绣技法后,在家里办起了“百灵刺绣室”。有一次,顾客拿来一块新余特产的夏布,请她在夏布上绣图案。这让一直为创新绣品特色而苦恼的张小红眼前一亮:新余是“中国夏布之乡”,由此产生夏绣的念头。

  可当张小红真正尝试在夏布上刺绣时,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过简单,因为夏布质地硬朗,会把绣线挂起毛。经过无数次失败,2004年年底,她研发出软化夏布的独门秘方,经过处理的夏布不仅手感更软,颜色也更加富有古朴的韵味,并获得了22项国家专利。

  张小红的绣品先后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奖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作品远销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蜚声业界。今年4月,6幅夏绣作品进驻上海世博会江西馆,成为江西馆传统技艺类首批展示内容之一,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瞩目。由张小红等人创作的夏绣作品《清明上河图》、《八仙过海》等巨作都被多家省内博物馆收藏。

  欲打造“第五大名绣”

  张小红说,2003年至今,她创立了“渝州绣坊”,先后注册了“巧妹”、“夏绣”、“渝州绣坊”、“张小红夏绣”等4个商标,企业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09年,获准成立了“新余(中国)夏布刺绣艺术研究所”,走出了一条集产品研发、人员培训、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一体的新路,企业由原来不过百万元的产量跃升至500多万元。今年,新余市政府以出让的方式给“渝州绣坊”建设夏绣生产、展示、营销基地,占地10.3亩,建设一座高规格、亭台楼阁式的“夏绣园”。

  张小红说,她相信通过他们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夏绣的未来会更好,赣绣也一定有望成为中国第五大名绣。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