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百年纪念文集出版 近50篇文章汇成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1-11]
昨天,“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全国教学科研等单位及新闻媒体近二百人参加了研讨会,官方、学术单位和学界人士都对钱锺书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突出贡献表示称赞,而丁伟志主编的《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简体、繁体两种版本,也由北京三联书店和香港牛津出版社同时出版。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承办。与会专家围绕着钱锺书与当代国学、钱锺书与外国文学、钱锺书的文学创作、钱学与中西文化比较等主题进行了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上午的大会发言中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正是在钱锺书等学者的无私奉献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严谨、厚重、博大的学术传统,为今天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掘钱锺书先生这座用之不竭的宝库,认真总结他的学术贡献,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
陆建德
钱锺书身上有反躬自省的精神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代表文学所做了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发言。他说,钱锺书是富有巧思和幽默的人,他能看到人的内心里面曲里拐弯的角落。但是,他也把自己看成无情的讽谐的对象。正因为这种严谨的态度,所以他对各种赞美十分警惧,他多次婉谢要求他写自传,说回忆最靠不住的。钱先生身上有反躬自省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为了这次开会,文学所特意准备了一张钱先生的照片。我们就能够在钱先生充满期许而有不无温和的嘲讽的眼光下,说出一些让钱先生感到既痛又痒的话来,这是纪念他最好的方式。这样,钱先生就会把我们引为同道。”
许渊冲
钱锺书妙喻中西文化
北京大学教授、西南联大期间钱锺书的学生许渊冲做了题为“钱锺书先生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发言中说,自己当年虽然只在钱锺书门下受教一年,但是受益匪浅。
许渊冲说,钱先生是中国文化最好的传人,他用两个词概括了中西文化,他说西方文化强调“斗争”,中国文化强调“和谐”。关于文学,钱锺书说,西方人把它看做“闲人的忙事”,从事者把它当做一个事业;中国人把它看做“忙人的闲事”,忙里偷闲的“雕虫小技”。因为西方人把文学当事业,所以西方文学一百多年来发展蓬勃。“我在将中国的唐诗宋词翻译成外文时,继承了钱锺书先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杨振宁做物理学研究时,也继承了他的这种本领。”
家乡
钱锺书深受无锡工商文化影响
本次会议上,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代表钱锺书的家乡人民致辞。杨卫泽在发言中说,钱锺书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他是无锡人,也是这座城市的骄傲。钱锺书出生于亦农亦商的家族,钱氏家族和无锡工商业人士保持着十分良好的关系。在钱锺书成长的年代,无锡的民族工商业和教育都极其发达,这种地域性的工商文化对于包括钱锺书在内的学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友朋
近50篇文章汇成纪念文集
为了此次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还编辑出版了由丁伟志担任主编的《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分简体、繁体两种版本,已由北京三联书店和香港牛津出版社同时出版。本书征约了近50篇纪念这位中国学术界一代宗匠的文章,征约文稿都是第一次发表。内容包括众作者对钱锺书的回忆及作品评论,让读者回顾钱锺书在学术上的重要成就。
丁伟志在发言中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自己曾和他人登门,要给钱锺书做寿,结果被他拒绝。百岁老人杨绛先生一开始拒绝《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的出版,经说服后才同意。自己只是技术性的编辑加工,而这本书的真正主编是杨绛先生,“她亲自打电话约稿,约来的稿件亲自审读,一篇一篇亲自修改。” (记者张弘)
钱锺书
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字默存,号槐聚,1929年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二十世纪30年代曾赴欧洲留学。归国后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195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钱锺书先生是当代中国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长期以来,他秉承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博学多能,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长篇小说《围城》,风格幽默,比喻精辟,充满着智慧和哲理,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他的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立足于中国传统文献,又广泛汲取西方文明精华,融会贯通,博大精深,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基本事实,即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科学的、开放的体系,在世界文化中应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