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绘画的流散收藏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1-06]
傅抱石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绘画、书法、篆刻作品,撰述了数百万字的美术史著作、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傅抱石一生作画创作精品约2000余幅(一说4000余幅),印章3000枚余(一说5000枚左右),美术史专著及研究文章200余万字。他的绘画作品留存大陆部分约占三分之二左右,流散海外约占三分之一左右。现根据目前掌握的部分资料,对有关问题试作论述。
一、海内外公私收藏机构收藏傅抱石绘画作品概况
傅抱石创作的作品在生前即通过各种途径流散于世界各地,经过多年的流布聚散,主要的作品基本上为一些美术机构和文博单位收藏。
国内收藏比较集中的收藏机构主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44幅)、南京博物院、傅抱石纪念馆、中国美术馆、江苏省国画院、郭沫若纪念馆、重庆市博物馆(《五柳先生》《西洲话旧图》等)、南京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大渡河之悲剧》《林海雪原》)、广东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旅顺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访山阴图》《听雨图》《野老长江图》《平沙落雁》《岁暮行人》)、辽宁省博物馆、江西省新余博物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贸易总公司、杭州西泠印社、上海朵云轩、北京荣宝斋、南京文物商店、南京十竹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残菊图》,原藏日本京都吉田孝次郎)、鲁迅美术学院、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成都杜甫草堂、南京莫愁湖公园(《无限风光在险峰》)、江西省新余市文化馆(《青松山水图》《山居图》《蔬菜图》,原藏新余罗坊区政府)、淮安市博物馆、吴青霞艺术馆等单位。
港台地区主要收藏机构有: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鸿禧美术馆等。
国外主要收藏机构有:伦敦大英博物馆、瑞士苏黎士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瑞典国家博物馆、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等。此外,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慕尼黑(以四十年代的作品居多)、瑞士、加拿大、俄国等地的博物馆以及国外一些大学机构也有入藏。
在这些收藏机构中,国内收藏以南京博物院最为集中,数量也最多,且大多是傅抱石代表性的绘画精品,共有383件(其中1979年5月12日罗时慧夫人及其子女捐献365件,其余为购买或其他渠道征集所得);其次为傅抱石家属(60余幅)、北京故宫博物院(44幅)、郭沫若故居纪念馆的收藏最为翘楚。港台收藏多以私人收藏为主,有些收藏家收藏的作品竟然超过60余幅。国外以日本收藏居多,法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的收藏也占有不少的数量。这是目前有关收藏机构傅抱石绘画收藏的一般状况。
二、国内傅抱石绘画作品的的流散与收藏
傅抱石在早年就以模仿古人作品的才华而知名于南昌地区,曾经创作了不少的绘画作品。由于各种原因,傅抱石这一时期的作品很少见到。但也有一些作品被幸运地保存下来,如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策杖携琴》《松崖对饮》《秋林水阁》《竹下骑驴》即是他二十五岁时作品。由于偶然的原因,这四幅作品在南京旧书画市场上出现,被傅抱石发现而购藏于家,最终连同其他作品一同捐献南京博物院。我们从这一早期作品可以深刻感受到傅抱石早年深湛的传统功力。
三十年傅抱石自日本学成回国后,供职南京中央大学,其作品日渐为人们所熟悉、重视、收藏和鉴赏。1936年在南昌举办书画个展,展品116件全部售出。抗战军兴,傅抱石被迫入川,在重庆度过了难忘的八年岁月,他的作品曾在重庆参加了第二届(1937年)、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会(1942年),四十年代初期又先后举办了“壬午画展”(1942年)、“郭沫若书法、傅抱石国画联展”(为抗战募捐义展,1944年)等几次比较重要的画展,这使他名声大震,开始发生全国性、国际性的影响,知名度也进一步加大,因而作品向社会流散的速度也更加加快。
建国以后,傅抱石继续保持不衰的创作激情,尤其不断旅游写生,创作出一系列更加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当然,每到一地,他总有一批作品散向社会,领导、朋友、学生以及有关人士,几乎都有他馈赠的作品,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占据他作品总数量的比重也相当大。 无论建国以前还是建国以后,大陆曾经接受馈赠或购买而拥有傅抱石作品的人士主要有:江咏清、傅光族、胡芹香、章霖、沈飞、陈之佛、张书旗、王季淮、卢绪章、庄禹灵、乔家贤、郭沫若、徐悲鸿、老舍、李一氓、周恩来(《湘夫人》《夏山图》,后转故宫博物院)、郭有守、何香凝、陈毅、陶铸、刘烂涛、文怀沙、王芄生、常任侠、赵清阁、恽宗瀛、张立勋、蔡叔慎、罗时实、徐伯璞、罗寄梅、吴履逊、安思远、朱洁夫、黄养辉、寿崇德(《陶渊明赏菊图》《松崖观瀑图》《听瀑图》《蜀山图》《嘉陵风雨图》)、惠浴宇、刘顺元、王冶秋、关山月、伍献文、李进、宋征殷、赵朴初、邓拓、郭生、张振铎、黄笃维、齐燕铭、王廷芳、宋振庭(为自己和朋友共求作品15幅,个人藏有精品5幅)、田裕生、石凌鹤、邹钟琳、邹云翔、曾涛、林乎加、黄新波、徐平羽、宫维桢、潘天寿、魏文伯、曹汶、李茂元、张克俭、吴卓如、管文蔚、叶胥朝、虞开圣、陶白、周明华(据伍霖生先生言:精品5幅)等。这仅是部分有明确著录或确切信息的私人收藏,有些收藏的历史前后横跨已经不下于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受赠、持有傅抱石作品的人士在世的时候,这批数量不菲的藏品一直被很好地收藏,主人不时地赏析这些作品,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虽然有一些藏品由于被众所周知的原因毁于一旦,但相当多的作品显然度过劫难而被保存下来。目前大陆面世的不少作品是这批收藏家过世后从后人手中流散出来的。当然,台湾也频频发生这种情况,从而导致不少秘藏的傅抱石绘画作品不断初次面世,为人们更加全面把握、认识、理解、研究傅抱石的绘画艺术,提供了新的资料。
傅抱石的晚年,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国内外一些大建筑或宾馆、使馆、美术馆、博物馆,都纷纷聘请他制作国画,也留下了相当不菲的国画作品,这一类作品到目前仍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亦有必要展开这一先期的调查工作,为今后有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的研究资料。
三、港台地区傅抱石绘画作品的流散与收藏
港台有关傅抱石的收藏,主要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有一批持有傅抱石作品的国民党党政军人员和一些文化人亦随之到了台湾,留存他们手中的傅抱石作品也不断流散,或在台湾岛内先后易主,被一些收藏家或公私机构收藏,并继而向香港和国外流散,如何应钦、白崇禧、蒋碧薇、张建安、黄任中、黄君璧、蔡辰男、蔡一鸣、林百里、林木和、张添根、陈启彬、何怀硕、陈嗣雪、陈筱君、蔡宏通、李维洛、唐遵之(《都大草堂图》等)等人,都曾先后拥有或收藏傅抱石的绘画作品。如最近即将拍出从台湾散出的傅抱石《杜甫诗意图》,即是何应钦1944年在昆明为支持郭沫若、傅抱石为筹集救助孤儿经费而购买的最大的一幅作品。
香港的情形亦是如此。由于香港是自由港,此一地区几乎成为傅抱石绘画作品的中转地,台湾、大陆始终有不少傅抱石的作品在此流散。首先是四九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有一些傅抱石的绘画作品在此流散、收藏,寓居在香港的大陆人员手中也拥有一部分傅抱石的绘画藏品,并在香港不断流散易主。其次,建国后大陆的傅抱石作品除了其他渠道继续流散香港外,傅抱石本人也曾应香港收藏家、傅抱石绘画的爱好者如唐遵之等人的要求亲自将作品绘好后寄往香港,为长女傅益珊换药治病,或代为购求绘画用具,以这种方式流散香港的绘画作品亦不在少数,而且不少都是他新创的作品。最后,改革开放后,大陆一些拥有傅抱石绘画的收藏家则纷纷将手中的作品在香港出售,通过拍卖行或个人交易,将不少的作品流散出去。以上三点是香港地区获得傅抱石作品的几个主要方式。在香港拥有傅抱石绘画的收藏家主要有:范甲、谢兆邦、郭文基、许礼平、罗仲融、陈云庵、刘少旅、李永森、屈桂流等,收藏和经营傅抱石作品的画廊和经营者主要有:一砚斋、星千六盦、九华堂、退一步斋、翰墨轩等。
四、海外傅抱石绘画作品的流散收藏
海外拥有傅抱石的作品收藏家也有相当的数量。其中一部分是海外爱好傅抱石绘画艺术的国际友人,他们有的是在华工作的外交人员,在三四十年代就直接从傅抱石手中收购或接受傅抱石赠送的作品,另一部分藏品则为海外收藏家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藏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除了海外国际友人的收藏外,另一部分海外收藏家则是长久定居海外的华人。他们或者是直接从国内和港台地区将傅抱石的作品带往居住国,或者是继承了家族的藏品,或者是通过购买的方式等种种不同的方式而获得傅抱石的绘画藏品,等等,从而成为海外拥有傅抱石作品的重要收藏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傅抱石散佚海外作品的有关兹状况简介绍如下。
早在傅抱石留学日本的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即开始在日本流散。据傅抱石自己的回忆,在日本留学期间,流传日本的画幅大约有五、六十幅之多,其中有不少是通过1935年在东京举办“书画篆刻展”上流散出去的。如九老图、袁安卧雪图、寒江独钓图、沽酒图、醉酒图等,有仿明代陈洪绶笔法的痕迹,并曾有滕山的笔名。这次展览共展出绘画作品48幅,这批作品全部留藏日本,其中大部分被人于展览会当场订购,剩余一部分的不足20幅和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已经完成和未完成的作品亦将近20幅,共计40余幅作品,傅抱石在回国前则委托他的导师金原省吾先生保存、收藏,后金原省吾先生将他们移交武藏野美术大学(原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校)美术资料图书馆“金原文库”收藏。有关这批留藏日本的绘画目录如下:
一、《水木清华之居》 1932年作,有款。
二、《秋壑鸣泉图》 1934年作,有款。
三、《水边林下图》 约1934年作,有款。
四、《竹林山居图》 1934年作,有款。
五、《笼鸡图》 约1934年作,有款。
六、《篱鸡图》 约1934年作,有款。
七、《莲池》 约1934年作,有款。
八、《梧桐鸟鸣》 1934年作,有款。
九、《双鹅图》 1934年作,有款。
十、《无题》(双牛待渡图) 1934年作,有款。
十一、《瘦马图》 约1934年作,有款。
十二、《树下双马图》 约1934年作,无款。
十三、《枇杷图》 1935年作,有款。
十四、《枇杷图》 约1935年作,无款。
十五、《雀石图》(长石上鸟图) 约1935年作,有款。
十六、《芦苇鸟石图》(石上鸟图)约1935年作,无款。
十七、《葫芦》(瓢箪图) 约1935年作,无款。
十八、《菊花》(草花图) 约1935年作,无款。
未完成作品有:
一、《山水》
二、《山水》
三、《山水》
四、《山水》(竹林图)
五、《童子游池图》
六、《树下吟诵图》(树眺老人图)
七、《骏马图》
八、《黑马图》
九、《双牛图》
十、《小鸟》
十一、《小鸟》
十二、《红叶图》
十三、其他画稿若干 (《傅抱石年谱》 叶宗镐著)
以后也陆续有傅抱石的作品通过不同的渠道流散日本,其中通过荣宝斋等专门经营机构向日本来华友人售出的作品亦不在少数。日本不少收藏的傅抱石作品即是通过这一方式流散出去的,直至八九十年代,这一流通形式都一直没有中断。如果连同在日本举办展览期间已经售出的绘画作品和以上所列四十余幅作品以及其他渠道流向日本的作品,最低估计恐怕不下二三百幅傅抱石的绘画作品留藏日本。在日本收藏傅抱石绘画作品的主要收藏家有:姜和龟氏、泽田东作、李海天、穗积右一氏、尾崎建治、庄禹灵(《拨阮图》)、西园寺公一,东京四川饭店股东等,这些收藏家都是日本傅抱石绘画的爱好者和收藏者。
抗战时期,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大使馆大使及其工作人员等亦购藏了不少作品,他们回国后,这批作品自然也被带到欧洲,如荷兰大使高罗佩、法国大使馆参赞爱里舍夫、中文秘书戴典庐、越南籍人士杜安等都有傅抱石绘画作品的收藏(戴典庐结婚时傅抱石赠送《湘夫人》为贺)。同时,1943年至1946年期间,郭有守曾将傅抱石作品60幅在法国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展出,为欧洲人士购买,共售出27幅,被展转收藏于欧洲各地(此批赴欧作品售后尚剩余33件,被保存在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1970年罗时慧夫人写信请求经郭沫若过问此事,经过多次联系磋商,这批作品最终运抵回国,1972年罗时慧夫人及其家人将其捐献北京故宫博物院(回国前这批作品亦曾在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展出一次)。
抗战胜利后,傅抱石又有不少作品继续通过国外友人的购藏流散海外,如英国文化委员会海德里、美国大使馆秘书穆狄、勃朗夏、法国人甘默、意大利人梅藏等,都收有傅抱石的作品,其中尤以海德里收藏最精且巨。五十年代建国以后,傅抱石的作品也没有中断向海外的流散,其中一部分是通过来华访问、工作的专家散置海外的,如德国地质专家舒勒教授曾购置了数量不菲的作品运回国内。此一时期(五六十年代),王俊铭先生在瑞典国家博物馆工作,曾用国外及台湾出版的中国画册与傅抱石交换作品,此批作品现藏瑞典国家博物馆,主要为册页。
美国也有流散不少的傅抱石作品,邓仕勋、金咸和、庞耐、侯北人等都是傅抱石作品的收藏者,傅抱石赠熊式辉作品《携琴访友图》亦即流散在美国旧金山。此外,法国的杜安、英国修莫斯等人也都有傅抱石的作品,至于东南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有关傅抱石作品的收藏,由于没有具体的统计资料,则姑且从略,待获得资料后再作出专门论述。
小结
自二十年代傅抱石的作品开始流散以来,八十余年的岁月已经过去,傅抱石的作品在收藏者手中不断地发生变化,不知发生了多少不为人们所知的故事。许多人、事已经逐渐远去,而傅抱石艺术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收藏、赏析傅抱石的绘画作品成为中国绘画收藏史、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现代绘画史一道,作为那一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财富而永远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