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向量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0-22]
中国文化向来重“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因此史上各教各派,大都求同存异和睦相处,甚至取长补短互通互融。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
民间传说有“虎溪三笑”的典故。虎溪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前,相传东晋高僧慧远驻锡东林寺时,来访和参拜者络绎不绝,常常宾朋满座,谈笑风生。但慧远送客,一向不过虎溪。一天,诗人陶渊明(也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携道士陆修静来访。儒释道三位高人相谈甚欢,临别依依不舍。慧远送客,仍一路谈笑风生,竟不觉破了惯例走过虎溪,溪旁有虎见状都惊奇地欢叫起来,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其实,慧远与陆修静并非同一时代人,交游之说难免牵强。但南北朝以来,儒释道交流交融渐趋流行,“虎溪三笑”便传为美谈。
日前,受万众齐心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所感召,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正好也是东林寺现任住持),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以及儒学家、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三位堪称当代儒释道的大师相聚一堂,“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我应邀前往为他们主持论坛,躬逢其盛。三老相谈甚欢,传说中“虎溪三笑”的愿景,似乎真的出现了。
所谈围绕一个“和”字。任道长说,道的属性是“和”。天地日月森罗万象、芸芸众生千差万别,无不蕴含着两重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当利益冲突、矛盾纠纷时,不妨彼此体谅、委曲求全,就能开阔胸襟,以德报怨,所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传印法师说,佛教讲“理事圆融,事事无碍”,即是教人克服贪嗔痴的欲念,达到和谐的境界。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杜维明教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对“和”与“同”的不同态度,竟是君子和小人的分野。以“和而不同”为主线,儒学追求的“和”,是以“和”对“多”集散成大,是以“和”制“合”平衡互补,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看来儒释道三家的确以一个“和”字相通。因为,“和”的哲学就是“会通”,既有包容,更有择优;既有融合,更有贯通;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一以贯之、食而化之、从善如流、美而趋之。“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能够与时俱进、与时俱丰。
“虎溪三笑”又现,一个“和”字会通。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的学说中,挖掘和发扬“和”的丰富思想,与我们今天大力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氛围,也可以“会通”。
○叶小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著名学者,著有《小文百篇》、《多视角看社会问题》、《化对抗为对话》等多部著作。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