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大清邮政津局”变身天津邮政博物馆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0-11
天津10月9日电 (记者 田齐)10月9日是第41个世界邮政日。当日,见证中国邮政创办、成长历程的天津邮政博物馆在大清邮政津局旧址落成开馆。

  用作天津邮政博物馆的青灰色双层欧式建筑,位于解放北路与营口道交口,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占地1300平方米。曾是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海关邮局及大清邮政津局所在地,亦是中国唯一幸存的清朝时期的邮政局房。虽经百年风雨侵蚀,其建筑主体仍基本保留了当年面貌,在中国邮政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文物价值。

  作为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第一部邮政规章、第一条邮路、第一张邮政资费表、第一套邮票等均诞生在这里。

  当日开馆的天津邮政博物馆,展览面积为1500平方米,分序厅、邮驿与其他通信组织厅、邮政厅、集邮厅四个板块。展示内容时间跨度分为五个阶段,即古代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时期、大清邮政时期、中华邮政时期、人民邮政时期。馆藏包括秦汉时期的“车辙石”、唐代的“砖画”、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实寄封、“总理衙门”实寄封、德璀琳家书实寄封、中华邮政“运邮马车”等珍贵文物。


  1878年8月15日在天津首发的清政府海关试办邮政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无疑是天津邮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为清皇室象征——蟠龙。大龙邮票的发行,终结了中国数千年邮驿通信历史,标志着近代邮政的发端。

  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范曾为天津邮政博物馆题写了馆名。(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