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冷军:公共艺术需要补充创意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9-27

由武汉市文联举办的“穿行者——当代青年艺术家公共艺术推介展”正在武汉百家艺术空间展出,展览共汇集了20位北方青年艺术家的56件作品,类型涵盖油画、手工扎染、脱胎漆器等,昨日,观看此次展览的著名艺术家冷军告诉记者,此次展览中有两件颇有新意的作品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被冷军给予高度评价的作品来自两位现居北京的“70后”艺术家,一件为漆器作品《回头看》,作者为著名雕塑家展望的弟子徐阳,作品描绘的是一位沉思的青年男子回头向远方望去,男子肩头绘有一幅风雨即将到来时的风景画;据悉,徐阳曾是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的一位雕塑专业老师,后放弃安稳的工作,考入中央美院雕塑系,现为自由艺术家,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选择的一种复杂心绪。

另一幅作品是不锈钢雕塑《水经注》,作者为当代艺术新锐郑路,作品由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关水的3000个解释文字组成,描绘的是浪花瞬间飞溅的情景。据悉,郑路出生在一个具有极其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家庭,自儿时起受到了中国文学与书法的熏染,形成了他以中国汉字及其产生的相关意韵,来进行雕塑艺术创作的独特风格,作品表达的是作者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冷军称,这两件作品给人带来颇具新意的视觉和震撼,徐阳的作品粗看起来很拙,但作者巧妙地在人的肩头加上了一幅颇有意境的风景画,让整个作品产生了动静的反差,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而郑路的作品突破了传统雕塑,用激光手段将文化载体的汉字,从平面变为立体,由会意赋予形象,婉转地呈现对历史的眷顾和探索。冷军认为,目前在武汉,无论是油画、国画等各种画种的创作,还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雕塑、建筑等公共艺术,发展得都还很不够,需要补充的正是这种颇有创意的思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