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有印谱收藏书画心中有谱 5年来价格一路走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7-24
印谱向来被视为书画鉴定的辅助手段,在近日首次出现的印谱专场拍卖会上,齐白石题赠宝珠夫人白石印草以14万元成交,吴昌硕缶庐印存初集拍卖成交价为2.8万元……印谱因名人效应而被屡屡追出高价。不过,印谱收藏专家认为,目前市场价格只体现了印谱的古籍价值,未体现印学价值,价格还有很大升值空间。

印谱有两种,一种是原印章拓本,也称为“原钤本”,另一种是印刷本。如无特别说明,在收藏领域中提及的印谱即为前者。按印谱的内容也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自用印印谱,例如将齐白石平时所用的100枚印章拓成的印谱;一种是集印印谱,例如某收藏家将收藏的印章拓成印谱。

大部分收藏印谱的人将其视为收藏书画的佐证。比如一名对高剑父作品情有独钟的收藏者,为了进行系列收藏,千方百计搜索高剑父的自用印印谱,进行研究后,理清高剑父不同时期的用印习惯,每次见到高剑父作品就以印谱上的印章对应比较,作为鉴定的辅助手段。

不过,收藏家王文甫认为,印谱的收藏价值不局限于此:“如果只用于鉴定,收藏者完全可以只收藏印刷的印谱,不是非要原拓的不可。”在书画收藏领域,也有不少收藏者收藏印谱的目的在于收藏的完整性。

书画收藏行家陈俊明手中也收有不少名家印谱,其中更有不少民国岭南名家的自用印印谱和集印印谱。他认为,自己收藏的目的除了佐证书画外,还为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金石家、篆刻家的艺术风格。

5年来价格一路走高

印谱自5年前开始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后,整体市场价格已经一路走高。“以前数万元的印谱,现在动辄数十万元也不稀奇。”王文甫表示。然而,他并不认为这样的价格就是高位。“印谱的价格还被低估,特别是民国以前的印谱”,王文甫说,因为数量极少,印谱数年来均出现在古籍专场中,今年才以专场形式出现,可以说,目前的印谱只体现了其作为古籍的价值,还未体现其在印学范畴中的价值。

制作印章拓本的难度比想象更难,不但要讲究纸张、印泥、铺垫材质、铺垫物厚度等,也要讲究制作者的水平。据了解,即使现在向名篆刻家求一枚印章的拓片,市场价格也至少要数十元!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