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新疆发现鹿石墓 约为公元前七至五世纪文化遗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7-09
乌鲁木齐7月8日电(杨天早)7月8日,记者从新疆博乐市文物局获悉,近日,在距博乐市区约37公里的阿拉套山南侧发现两座早期鹿石墓。

  据博乐市文物局局长韩雪昆介绍,这两座鹿石墓处在阿拉套山南侧地势较平坦的草原上,两墓相距约50米,夹杂在40余座墓群葬之间,均为双层圆形石围石堆墓,鹿石均卧于这两个墓葬东侧。

  这两块鹿石均为长条状,考古专家测量出南边墓葬的鹿石长103厘米、宽61厘米、厚度为35厘米;北边墓葬的鹿石长96厘米、宽47厘米、厚度为30厘米,发现这两块鹿石的大小比例非常规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专家初步断定,这两座鹿石墓的鹿石均为早期鹿石,约为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文化遗存,在新疆或国内实属罕见,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为研究新疆北部地区草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前,在新疆北部草原区多处发现鹿石,却并非鹿石墓葬,目前这两座鹿石墓尚未进行考古发掘,已被当地文物部门采取保护措施。

  相关介绍:

  关于鹿石,有人认为它是图腾柱、始祖祭祀柱和神人拴马桩,有人则认为它是世界山、世界树和男根。鹿石一般形状为长方形石碑状,最上端刻有一圆圈,稍下刻有一直线或点线纹,线以下一般有鸟喙状,群头朝上向圆圈作飞翔状。对此很多人称这是古人向太阳敬献牺牲,认为在古代游牧民族的心目中惟有世上跑得最快的鹿和马,方能追随宇宙中最光辉最富有生机的太阳。现已发现可称作鹿石的碑状石刻有近600通之多,尤以蒙古国最为集中。它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至3000年以前,俄蒙学者认为更早,有3500年~4000年的历史。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