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观众谈抵制文艺节目低俗之风:低俗娱乐节目是污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6-22


  ——读者、观众谈抵制文艺节目低俗之风

  本报关于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系列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共鸣。许多读者表达了对这类节目泛滥荧屏的担忧,认为影视娱乐节目和某些文艺产品中的低俗之风,是对正常社会风气的污染,冲击着主流的价值观念,扰乱了公序良俗的形成。

  广州一家IT企业的负责人胡朝辉说,电视相亲节目的卖点是真人互动,本应展现原汁原味的世相,复杂真实的人性,但是一些所谓的“真人秀”,嘉宾却由演员充任,情节事先策划,冲突也合谋制造,变成了情节曲折、以假乱真的“电视剧”。情感交流的节目成为操纵观众情感的虚假游戏,真实所需的元素被抽空,代之以娱乐至死的癫狂,这是电视市场的假货。“用假货来赢得掌声,是对正常社会风气的污染。” 胡朝辉说。


  “我们确实需要一些通俗的娱乐节目,但一些电视、网络节目和文艺作品为了吸引眼球,追求所谓收视率、卖座率,而不惜丧失原则,走向低迷、粗俗、恶搞的边缘,由通俗演变为低俗。作为一个母亲,我很担心孩子们会在这些‘假、丑、恶’的东西中迷失自己。”江西省萍乡市委政法委干部段剑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她希望社会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真、善、美”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好好学习、思考,健康成长。

  江苏一所高校的教师郭胜说,一些娱乐节目和文艺产品不同程度存在的低俗之风,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近来还有蔓延之势。他认为,为了所谓收视、收听或阅读率而宣扬不健康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生活方式,以及庸俗、恶俗的内容,与媒体的社会担当背道而驰,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道而驰。这样的作品和产品,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来说,危害尤其大,必须坚决抵制。

  “‘钻石男’、‘珍珠女’、‘富二代’这些字眼通过荧屏和文艺作品的集中传播,几乎成了有些大学生的口头禅。”谈到娱乐节目和文艺作品的低俗之风,黄河科技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8级学生刘阳说,“低俗之风侵蚀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据刘阳介绍,电视相亲之类的节目火起来后,关注的同学越来越多。有些节目中毫不掩饰的拜金主义,助长了个别同学“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

  许多读者认为,一些娱乐节目和文艺产品中无节制的拜金主义、对他人毫无尊重的攻击、对个人私欲不分场合的宣扬,确实与人性中“丑”的一面吻合。虽然也有人从中获得了轻薄的快意,但这种在公共话语中肆意高调的行为,混淆了善恶、颠倒了是非,是对常识理性和主流价值观的践踏,是对传统美德的粗暴冒犯。“由此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构建一种稳定的、理性的价值观念是多么重要。”胡朝辉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