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河北内丘93座战汉古墓挖出文物260多件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5-27
邢台内丘张夺遗址考古再有重大发现,继发现汉代窑址两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 104座后,张夺村南墓地又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

  据考古人员介绍,张夺村南墓地由张夺村南1号墓地和张夺村南2号墓地组成,共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其中张夺村南1号墓地42座,张夺村南2号墓地51座。

  此次考古发掘中,战国时期墓葬形制一般呈斗形,竖穴土坑墓较少。葬式以秦人丧葬的特有风俗曲肢葬为主。随葬器物较少,个别墓葬出土有陶鼎、壶、豆、盘等。西汉时期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砖椁墓两种。葬具基本沿用战国时期方式,但逐渐有了新的变化,如用生土台或四周用单砖垒砌,其上封盖木板来代替木椁。随葬器物也较战国时期丰富,生土台的墓葬,其随葬器物以陶罐为主,间有陶钵、陶壶等器物出土,多放置在墓主头前。砖砌墓葬的随葬器物基本组合为陶鼎、陶壶、陶盒、陶罐,个别墓葬内增加有陶俑、陶盆等器物。目前,张夺村南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全部结束,93座战汉墓葬共出土器物有布币、铜带钩、铜铃、陶鼎、陶坊、陶罐、陶壶、陶钵、陶碗等260余件(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室内整理与编写报告工作。

  考古人员称,在内丘张夺村发掘出如此众多的战国至西汉时期墓葬,在邢台区域尚属首次,且在邢台地区初次发现秦人活动迹象。这为研究战汉时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新线索,也为探索邢台地区周边民俗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视角,还将为邢台地区战国至汉代墓葬分期起到一定的标尺作用。 (记者张会武 通讯员李军、张欣)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