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南澳Ⅰ号”2号舱文物出水 或为万历36年后船只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5-21
汕头5月20日电 (李怡青 陈妍)5月20日,“南澳Ⅰ号”2号舱文物首次出水,文物样式基本上还是青花碗碟,但依然体现出浓厚的汉文化内涵。在对2号舱进行第二层文物清理出水的同时,考古队继续对1号舱进行加固,以保障今后船体打捞出水的完整性。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华莎认为,在目前出水的瓷器中,汉字特点非常明显,因为汉字有一字多音、一音多义的特点,即“谐音文化”,在出水瓷器的纹饰中充分体现了汉字的这个特点。如用莲花代表“廉政”的“廉”,用鹿代表仕途的“禄”。纹饰中同时还有绶带鸟、十八学士登瀛州的典故等。这些都体现了瓷器中蕴含了丰富的汉文化气息。

  陈华莎研究员还特别发现到几个精美的青花小盒子,它们一个套着一个,使用的青花钴料却与其他出水的青花瓷器不同,属于明代被官窑牢牢控制的回青。陈华莎研究员估计,这些回青料出现在民窑中,大约与发生在万历36年间,景德镇官窑工罢工,后携带回青料赴民窑打工有关。据此,陈华莎研究员猜测“南澳Ⅰ号”是万历36年后的船。

  据水下考古队崔勇队长介绍,截至20日,“南澳Ⅰ号”出水整件或大部分完整的瓷器共2000多件。预计打捞工作将于7月初结束。打捞工作结束后,汕头南澳云澳边防派出所将继续对古沉船进行监控。(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