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探访钧瓷"开窑":完美钧瓷出于"千刀万剐"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4-30
“每一件钧瓷都是经过‘千刀万剐’的”。29日,“网上看许昌”记者团走进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的许昌禹州,了解经历千年而不衰,在悠久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博大精深的钧瓷文化,并向钧瓷大师讨教钧瓷作品的出炉过程。


  禹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之根。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因大禹治水受封于此而得名“大禹之州”。

  中国任氏钧瓷第四代陶瓷传人任星航大师告诉记者,每一件完美的钧瓷都是经过“千刀万剐”产生的,并且制作炉窑钧瓷过程中,时常出现“十窑九不成”的现象产生,出一个品质完好、窑变效果出众的完美的钧瓷十分不易。

  任星航还说,钧瓷之所以珍贵,一是独特的配方,改变了过去青瓷单纯以铁的氧化物为显色剂的传统,添加了铜、磷等元素,使钧瓷的釉层呈现出红色和乳浊现象,突破了单色釉的局限;二是其神奇的高温窑变现象,在青釉中加入铜质,通过氧化还原烧制出了高温窑变铜红釉,改写了中国瓷器南青北白数千年的历史。

  其间,有不少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真正能体现尊贵身份象征和事业成功标志的物品,不是名牌的物质品,而是字画、玉器、金币等中国元素的收藏品。

  据了解,钧瓷始创唐代,因朝廷命优秀工匠在禹州城内“古钧台”附近设官窑烧造宫廷用瓷,故名“钧瓷”。此后附近相继设窑烧造瓷器。宋以后,禹州渐成制瓷中心,在发现的百余处钧瓷窑址中,无论是烧造规模或产品质量,钧台窑均为禹州诸窑之冠。北宋末年,钧瓷被钦封为御用贡品,深得世人喜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等美誉。

  任星航大师表示,自然窑变打破了中国高温钧瓷单一釉色格局,开辟了陶瓷美学的先河,更成就了钧瓷神奇自然、大气磅礴的审美特质,使其经历千年而不衰,在悠久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钧瓷文化。(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