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国家文物局:通过一切必要途径追索被盗文物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4-16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将继续依照相关国际公约的原则精神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和方式,追索被盗和非法出口的中国文物。

  文化遗产保护及追索国际合作会议日前在埃及开罗举行,中国、希腊、印度等22个国家的与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展开国际合作,追索在历史上被掠夺、盗运或非法出口的文物。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法制处处长张建华参加了这次会议。他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相关国际公约构建了文化财产保护的国际法律制度,成为文物原属国开展文物追索工作依据的重要法律武器,对各国保护文化遗产、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追索流失文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张建华说,相关国际公约均没有明确规定溯及力的条款,依据国际法原则与惯例,通常认为公约对其生效前发生的文物劫掠和非法出口没有溯及力。对此,中国政府在加入《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时,声明保留收回公约生效前被盗和非法出口的文物的权利。该声明表明了中国的严正立场:加入无溯及力的公约,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公约生效前被盗和非法出口文物要求归还的权利。


  张建华表示,中国将积极修订法律或制定法规,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为依法追索文物提供必要的国内法规支撑。我们还将积极参加文物追索的多边和双边合作,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支持。同时,通过签署双边协议,加强与有关国家在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方面的合作。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进一步拓展双边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以推动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张建华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流失海外中国文物问题,支持促进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反对拍卖被劫掠、盗窃、盗掘和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我们呼吁各国有关机构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和职业道德准则,不唯利是图,充分尊重文物流失国人民的感情。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