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诗书画印名闻天下,石刻却少有人见—————
如能证实为真迹,当是八怪研究新发现
“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诗、书、画、印几方面,他的石刻少有人见,而最近一位市民声称,他淘到了郑板桥的“常漏书屋”石刻。
扬州藏友 我发现了郑板桥石刻
一直对收藏感兴趣的左先生,最近在朋友处看到一块特殊的石刻匾额写着“常漏书屋”4个大字,落款处竟然是郑板桥!于是,他从朋友那换来了这块石刻。
记者在左先生家看到,这块青褐色的石刻,让人感觉饱经沧桑;“常漏书屋”4个字苍劲有力,还可以隐约辨出上面注明的时间为“乾隆十有二年”。左先生介绍,它的材质为白矾石,长88.5厘米,宽26.5厘米,厚约10厘米。
文物专家 很多板桥石刻非真迹
“常漏书屋”是不是真迹呢?
当记者将这一消息告诉扬州八怪纪念馆馆长刘方明后,他感觉很惊奇,说扬州八怪纪念馆没有郑板桥的石刻,也没听说过郑板桥写过“常漏书屋”,因此“很想亲眼看看”。
扬州双博馆保管部主任高荣也称,他们也没有郑板桥的真迹石刻,当她询问了石刻的尺寸后表示,一般出现的郑板桥石刻都是后人翻刻的,至于是不是真迹,需要进一步考证。
对石刻有研究的扬州博物馆老专家周长源也称,郑板桥既然印章很有名,也就不排除他刻过石刻的可能,但是,到目前,他在扬州也没有发现过郑板桥石刻和木刻真迹。他说,因为郑板桥是名人,当时就有很多人根据他的原作或者版片、拓片翻刻,所以,现在看到的很多郑板桥石刻并不是他的真迹,即使曾引人关注的郑板桥“难得糊涂”石刻,考证后,发现它也是后人翻刻的。
文化学者 “常漏书屋”未见记载
文化学者韦明铧则表示,郑板桥的书法有各种辑集,但“常漏书屋”似乎未见记载。因为郑板桥书法作品甚多,在“集外集”之后还有“集外集拾遗”等,所以不能排除还有遗珠在人间。
石刻右侧题款为“乾隆十有二年”,经韦明铧查阅,乾隆十二年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官。这一年中,他曾从潍县到济南参加乡试考务工作,后来又到过镇江、范县等地,不排除在行程中应人之请,作此匾额。而且,石额左侧题写的是“板桥?(下面的字看不清楚)”,图章是“板桥”二字。综观石额,韦明铧认为,从笔迹来看,有些像郑氏风格。韦明铧说,如能证实它是郑氏的墨迹,应当是八怪研究的一个新发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