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清华美术博物馆将设立“张仃馆”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3-24
宛如夜空的蓝色幕布上繁星点点,百合花瓣簇拥着的巨大相框中,手拿烟斗,满头银发的张仃望着星空……昨天,清华大学为2月21日辞世的该校教授,我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张仃举行追思会,追忆大师93年的灿烂人生。


  一首名为《故事》的乐曲舒缓流淌,幕布上映现出张仃的一生。“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总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老师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仰望星空的人”,承担追思会布置的清华美院81级学生张旭晨说,我们不想把追思会搞得太悲伤,老师的思想很超前,缅怀他,继承他的精神要有积极地态度,所以整个会场没有黑色和菊花,我们用了仰望星空的主题。

  谦虚的张仃有着非凡的成就,他曾担纲开国大典现场总设计,为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穿上”大典“礼服”;他曾是新中国形象的艺术设计者,国徽、全国政协会徽、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纪念邮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美术设计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他还参与设计改造怀仁堂、勤政殿,设计了新中国第一批纪念邮票。1951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就是张仃,此后布拉格、莫斯科、巴黎等几届世博会的中国馆也出自他手。他还设计了动画片《哪吒闹海》,为首都机场创作巨幅壁画《哪吒闹海》。

  张仃辞世后,依照遗嘱,不举行追悼会,遗体供医学研究。张仃曾说,能生在一个有宣纸、墨和毛笔的国度是他莫大的幸福。因此正月十五,先生遗体完成医学研究,悄然火化时,家人让先生手执笔墨远去。

  “仰望星空,致意它山”,为了传承发扬张仃的精神,清华大学决定在该校正在建设的清华美术博物馆中,专门开辟“张仃馆”,陈列先生的艺术作品。据介绍,国徽、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草图、《哪吒闹海》等作品都将陈列其中。

  邵大箴、陈丹青、何西来、邹文、王鲁湘等近百位美术界、社科界的专家学者昨晚受聘清华张仃艺术研究中心,清华将依靠校内外的研究力量,对张仃七十余载的艺术生涯和学术成就开展研究。 (记者刘昊)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