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一词最早在汉代出现。虽然“花钱”的出现由来已久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花钱”并不是流通货币,不具备货币的交易职能。每逢有重大节日、乔迁之喜等活动时,“花钱”都会被老百姓拿出来辟邪或者图个吉利,千百年来,形成习惯。为何叫“花钱”?因为与真正的钱币在材质、工艺、成品形状等方面十分相似,人们便赐予了亲切的称呼。正是因为“花钱”不是钱币胜似钱币的特点,引得不少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收藏,有的把“花钱”当作艺术品,有的还作为古代文化的见证。
如今,收藏市场上涌现出新的高档“花钱”,那就是金银纪念章。市场上不少市民对金银章、金银币的概念颇为模糊,甚至将章与币混为一类。殊不知金银纪念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具有一定的面值,发行量也有严格限制。而金银纪念章则没有这些特性,虽然某一家发行公司有时会声称限量发行,但是全国有许多发行公司、造币厂都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纪念章,因此,数量上难以真正做到有所控制。正所谓存在即合理,金银纪念章在规范性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在纷杂的收藏市场上独树一帜,归根结底占了贵金属投资升值快的光。
作为现代生活中的高档“花钱”,金银纪念章在近几年一波又一波的黄金上涨行情中走俏起来,引得不少投资者的关注。有些品种价格的上涨比例和官方金条、金银币上涨比例持平,大有混为一谈之势。诚然,金银币也好,金银章也罢,因为是对外销售,自然要精雕细琢,宣传有加。设计、制作、广告、发行等环节增加了不小的“附加值”等重量的金章和金币,貌似价格不相上下,大涨之势中也你追我赶,价格互攀高峰。笔者认为,涨势中难见高低,逆市中方显本色。就拿500克的金币来说,面值标注是200元,无论国际金价如何下跌,这枚金币的法定流通价值就是200元,500克的金章没有面额,自然就没有法定价格了。白银亦是如此。白银纪念章的原材料价格约在每克7元左右,可是白银纪念章的市场平均价格目前在每克15元左右,大大超过了本身的价值。碰巧的是,曾经在清代中期流通的银锭,目前市场价格也就在每克15元上下。看来,现代银章的精美做工与古代银锭的历史沉积价值相当。
不管怎么说,金银币的发行是稀少的,老百姓对于金银纪念章形成了“不是钱币却胜似钱币”的认同,把对贵金属的收藏行为转嫁到金银纪念章上来,看似合情合理。加上北京奥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题材映射,金银专卖店、商场专柜、银行柜台都不失时机地出现了大量相关的金银纪念章,形成了一波波对该品种的投资、收藏热潮。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