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湖北沙洋县严仓墓群抢救保护取得新进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1-20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报道,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在全面完成严仓墓群车马坑清理的基础上,考古人员揭去严仓墓群獾子冢椁盖板,严仓墓群抢救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16日下午,湖北省文物局与荆门市人民政府在獾子冢考古发掘现场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严仓墓群考古工作最新进展和收获。

  为做好严仓墓群的抢救保护工作,2009年10月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荆门市、沙洋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有关预案,经过3个月紧张工作,完成了獾子冢封土堆和墓葬填土以及陪葬车马坑的清理。

獾子冢封土高约8米、底径50—60米,其南部残存长约41米、宽5—6米、高约3.5米的“封”;墓口长34米、宽32米,墓口至椁盖板深10.5米,东侧墓道长约19米。从墓口至椁盖板共有15级台阶,椁盖板长6.4、宽5.5米,由15块木板东西排列而成。从墓葬规模看,与以往发掘的荆门包山2号墓、枣阳九连墩楚墓相当,均属大中型楚墓。


车马坑位于獾子冢西侧,由南北并列的一号坑和二号坑组成。一号坑共清理出5车12匹马,局部被现代挖渠取土破坏;二号坑保存较好,为1车2匹马,从保存的旗杆、铜戟、铜戈、铜铙、舆外侧的“漆甲”、可能是权杖的髹红漆木杆等迹象分析,该车属于典型的指挥战车,是楚国车马坑中首次发现,为研究楚国指挥战车提供了具体实例。该车车舆内一件12字铭文铜戈证明其年代是魏惠王26年(公元前344年),为判断獾子冢的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獾子冢棺椁的清理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湖北省文物局三峡•南水北调办 杜杰)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