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9:年度国画艺术家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1-11]
08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之后,艺术市场呈现一片萧条的景象,而2009年接连不断的创纪录拍卖及亿元拍品的出现,为艺术市场鼓足了劲,狠狠地打了一针强心剂,09年的艺术市场也就在不断升高的惊叹声中逝去。
2009年除了艺术市场的强劲,也正值新中国诞辰60周年,整个艺术领域焕发新的活力,各大藏家、策展人、艺术家一年都在为参加各大艺术活动而忙碌,为纪念新中国60周年新作而忙碌。这一年,各个机构争相展出20世纪著名艺术家作品展、新中国诞辰60周年特展,与新中国同时代的老一辈艺术家回顾展,当红艺术家新作展等等更是接踵而来,着实为我们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在这场艺术盛宴中,自然少不了主流画种中国画艺术家的身影,他们在这一年也为我们带来不小的震撼,这里为大家推荐几位2009年有突出成就的国画家。
推荐理由为:第一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中老年艺术家;第二,2009年在艺术成就上有新的突破及对业界造成一定的影响力的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按字母排序)
1、 陈家泠
推荐理由:
作为上海“新海派”的代表人物,陈家泠的成就不仅仅在于水墨的创作。早在2000年,他就组织申创了“申窑”,2003年又创立了规模可观的“冷窑”,烧出了精美绝伦的釉下彩绘瓷。
12月,“神游——陈家泠个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这是2007年他的个展“灵变”、“化境”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展览。艺术家是用新的灵变来实现“神游”:他过去的创作以花鸟为主,而这次展出的是10幅大尺寸的山水作品。陈家泠的山水是经过语言的转化,经过从自然到艺术再到“泠”风格的转变。所谓“神游”,是自然与自我的物我两忘的状态,通过物我的交融,得到神来之笔。他甚至把自己作品中的代表性的图式,转移到陶瓷、家具与服饰上。这正应和了陈家泠“天人合一”的艺术哲学:自然作为人的装饰,人又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2、 陈永锵
推荐理由:
陈永锵,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被视为当代岭南画派的继承者和领军人。6月《芳心——陈永锵近作展》深圳画院举办,展出近3年来的作品52幅。其作品以深具民族意识和时代生活气息的鲜明个性,为花鸟画这一传统题材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使花鸟画创作出现新的面目。
陈永锵从艺40余年,他的花鸟画不同于传统花鸟画的清新秀丽、工整精细,而是充满了一种气魄雄伟、笔墨强劲的雄强之气。陈永锵解释说,展览的题目“芳心”是指美好的心愿或是美好的心灵。陈永锵在传统花鸟画基础上,运用浓重绵密的山水画用墨技法和浑厚结实的汉唐造型观念,并吸纳西方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等艺术养分,构成饱满、丰厚、沉雄、强烈和充满律动美感的画面特质。
3、 陈金章
推荐理由:
继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家之后,7月,当今岭南画派领军人物陈金章作品登上中国美术馆中庭展出。展出的60幅新旧力作凝聚着这位80岁老人一生的心血,也代表着岭南文化在国内的重要位置。
陈金章被誉为岭南画派的第三代传人,他的山水画在当今岭南画坛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性意义。他的作品既有视野壮阔、大气恢弘的山水,又有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乡间小景。他极善于适当地把西洋绘画某些造型特点、明暗等处理方法与中国传统笔墨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又不失去传统中国画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慢”是他创作过程中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他善于通过暗与亮、深和浅的对比处理来实现画面的空间感,并不厌其烦地一层层渲染,一遍遍笔墨的叠加。以如此细腻的笔墨创作出的山水画真正做到了“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宏观上再现了大自然的风貌。
4、 董小明
推荐理由:
10月,“半亩方塘——董小明水墨综合媒介作品展”在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揭幕。这是董小明在上海的首次个展,也是他致力水墨画革新的一次实验。展出的作品可谓声色兼备,都围绕着“荷花”这一主题,但又不同于常规水墨作品的展现,董小明没有局限于平面与宣纸上的水墨荷,而是采用不同的媒介给予“荷”这一传统题材多重诠释,数码版画、金属蚀刻绘画、金属雕塑和投影录像等技巧的运用,其整体视觉效果中却渗透出浓厚的水墨美感和东方情怀。
董小明认为水墨是最能代表中国的画种,1988年北京国际水墨展之后,他就开始了水墨的创作与探索。而近年来,董小明开始尝试用一些新的材质、工具和方法做水墨,更多的思考传统水墨在当今文化语境下的生存状态和拓展其表现域及表现力的问题。
5、 方增先
推荐理由:
11月方增先人物画展亮相浙江美术馆,130余件作品全面展示了方增先50余年来在中国人物画领域的探索和思考。笔墨生命五十年,方增先以他不凡的生命激情来推进中国人物画的变革和发展,催生自己独特而丰满的笔墨世界。
方增先是浙派人物画的杰出代表,在他的身上,贯穿着浙派文化新的思想气息,重视生活,善于刻画人物神情,以浓重的富于表现力的笔墨建立当代人的表现体系。又以他半个世纪的探索,不断引领着浙派人物画和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塑造叠起当代艺术的峰峦。从《粒粒皆辛苦》到《艳阳天》再到如今许多藏民肖像画,他始终以江南温润淋漓的笔墨塑造中国农民精神上的生存方式,从而构成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化体系。
6、 冯大中
推荐理由:
冯大中,因画虎扬名。2009年“高山景行——冯大中艺术巡回展”,是画家二十余年来首次在国内举办个展。作品涵盖了工笔、山水、花鸟、写生以及临仿五类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首次亮相。他笔下的虎沉静威严、细腻敏感,画家将人格赋予虎的形象,在上世纪80年代打动了一代人,在技巧的表现和创新上更是开一代新风。
虎,是冯大中绘画作品的主要题材。他通过独创的艺术符号将虎人格化,在技法上尽精刻微,已经成为专业人士竞相模仿的经典形象。在画虎作品之外,冯大中还创作山水、花鸟等题材作品。冯大中的绘画在传统基础上探索创新,在写生基础上拓展笔墨语言,具有深厚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个性风格。
7、 何家英
推荐理由:
何家英,当代卓有成就的工笔人物画家。他的作品在表达现代生活的过程中,完成了现代工笔人物画形态的建构,从而促使工笔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由古典向现代工笔人物的形态蜕变,以新经典的姿态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12月,何家英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集中展出历年来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工笔画以及小写意水墨画作品。此次画展是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当代中国极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品系列展的又一大展,也是近年来集中展示何家英画作最多的一次展览。专家们认为,何家英将中外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融会贯通,融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为一体,传承中国传统工笔画艺术精髓,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并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民族风格的中国人物画作品。
8、 霍春阳
推荐理由:
霍春阳作为津门画派代表,继承和发扬了津门画派的风格。3月,“境虚——霍春阳中国画展”在澳门展出,此次画展是霍春阳教授继中国美术馆花甲个展后,较为全面的重要的个人画展。该展展出霍春阳近年创作的精品佳作,诸多作品是首次面世展出。
霍春阳作品大多不加鲜艳色彩,笔下的花、鸟、竹与自然浑然天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其绘画从虚静中求淡雅,心神专注而又娴熟精到地驾驭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的笔墨技巧,通过墨色的对比、过渡与交融,精妙地去构筑笔墨、造型与意境的和谐统一。从而营造出悠然恬淡、娴静典雅,极具东方神韵的画中境界。他的画极重典型而又深含哲理,虽高雅而不冷峻孤傲,处处洋溢着儒雅之气。
9、 黄光男
推荐理由:
黄光男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目前是台湾最高艺术学府的第一把手。9月,“笔形墨象——2009黄光男现代水墨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出近几年新作80幅。他惯用红黑两色,中国色彩浓厚,一些画面所运用的鸟雀、花草、水果使作品在凝重中透出亮丽与生机,体现了黄光男所强调的绘画表现生活的理念。
黄光男的作品尤其重视对大自然真景的感受。画面中,运用大片水墨来表现间衬红黄蓝绿,黑而凝重,艳而不俗,让人感受到色彩之间的无隔无痕、浑然一体。他的作品直接又平面化,大片的单色画面,红黑两色经常出现,中国色彩浓厚,散发一种介于表相与存在之间的张力。
10、侯北人
推荐理由:
华裔画家侯北人从事中国画创作七十年,精研传统,学通承变,自成一家。3月“造化瑰奇——侯北人山水画”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这次画展是侯北人先生在深圳、南京、北京各地巡展后的第四站。该展展出的侯北人先生的60件山水画作品,展现了侯北人先生的艺术历程和艺术特色。这些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意境都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感觉。作为近现代中国留洋海外的艺术家中的一员,侯北人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在山水画的泼墨泼彩上自成一家,一改传统山水画以青绿色彩为主的色调,呈现出非常丰富的七彩颜色。在构图上,侯北人对虚实的布置也十分讲究,主次有序的安排让人在有限的场景中产生无限的想象。
11、孔仲起
推荐理由:
孔仲起是当代杰出的山水画大家,2月,孔仲起把“观无涯”的个人画展从杭州转展到中国美术馆,引起了京城美术界众多观众和专家的热烈趋捧,如春潮涌动,成为中国美术馆新春以来的第一抹亮彩。孔仲起绘的江潮海浪和水云都是“观无涯”的,正大、崇高、清健、浑脱,中得心源,气聚而形。
孔仲起的山水画雄健奔放、严密与阔略兼备,注重意境,追求真趣,他善画云水,爱江海波涛、行云流水,能融古化今,中西并用,传达现代的崇高新意。他画江潮海浪的各种手法,皆得自他对自然的深切理解,其发明的被称为“云皴法”、“弧勾法”、“短线法”、“水彩泼墨法”的技法,都能有效地表现江河湖海不同的真实动态与深远意境。
12、刘大为
推荐理由:
刘大为,中国美协主席,也是当代中国人物画杰出的代表画家之一。4月,“史诗与牧歌——刘大为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盛大开幕,这是上海美术馆09年度举办规格最高的个案研究性的展览,也是刘大为从艺几十年来最系统、规模最大的一次个展。
刘大为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主要分为两类题材,一类是塑造中华民族的伟人、英雄形象的历史画,一类是表现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生活的风俗画。这两类作品形成了刘大为“史诗”与“牧歌”的创作基调。刘大为表现中国现代和当代题材的历史画,构思、构图新颖独特,画面结构严谨,气势恢弘沉雄,人物造型真实而深刻,呈现史诗般的质朴厚重风格。此次参展的一组新作《工地》,是一组反映建筑工人工作场景的作品,亲切自然,让人走近却又发人深思,是一组成功的反映民生的作品。
13、刘济荣
推荐理由:
刘济荣是南方一位颇有影响的中国人物画家。4月“丹青回眸——刘济荣从艺60周年”回顾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展览展示刘济荣最具代表性的藏区题材作品,系统回顾刘济荣60年来的艺术创作历程。
刘济荣秉承中西融合的创作理念,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素描的造型方法,主张坚持生活速写以积累创作素材并锻造造型功力。他的写意人物画“集南北艺术大师之长”,在北方的沉雄奔放中透露着南方的清秀细腻,以娴熟洒脱、简约优美的笔墨表现出各种传神的形象,而那些淳朴开朗的藏民牧女尤其精彩感人。他还以画“牦牛”闻名遐迩,极为喜爱牦牛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中国画坛有“北牛李可染、南牛刘济荣”之说。
14、刘中
推荐理由:
刘中,青年画家,自小就赋有绘画天才,被誉为“神童”。 6月,《大自然的赞歌——刘中绘画作品展》登陆威尼斯,这是自1895年威尼斯双年展创办以来,首次邀请中国画家举办个展,也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唯一一个中国画家举办个人展。
此次个展《大自然的赞歌——刘中绘画作品展》展出的是刘中为威尼斯个展专门精心创作的12幅巨作,每一幅都2.4米高,1.2米宽,装裱后面积更大,全部取材于大型动物。而在绘画语言上,刘中特意在画作中多采用水墨画的语言,色彩极少。“选择水墨作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作品考虑,也是为了让国外美术界了解中国画的风格、元素和魅力。”同时,刘中又在画作中将西方绘画的造型、构图、明暗、立体感和中国画的宣纸、笔墨相结合。
15、梁世雄
推荐理由:
9月,梁世雄绘画六十年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这次共展出梁世雄60年来创作的120多幅艺术精品,是画家自1985年举办第一次个展以来最全面的一次展示,也是其艺术追求最集中、鲜明的一次表达。
重视写生,强调生活体验,这是从[二居]到[岭南派]的传统,也是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特征。梁世雄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因此融入了明显的时代特色。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宁静秀美的江南水乡,还是繁茂丰饶的岭南风光,抑或是广袤浩瀚的黄沙戈壁,都诠释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梁世雄的作品中既有大刀阔斧、生动老练的神来之笔,也有墨法精微、层次丰富的勾擦晕染,作品透出一种冲融浑厚,润泽而富于生机的气息。那充溢出画外的传神之韵,包孕着中国水墨特有的经典语言,淋漓酣畅地显示出强烈的生命精神。
16、潘公凯
推荐理由:
潘公凯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又是一位幼承家学的画家。9月,“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在济南开幕。此次展览是潘公凯作品展十二城市巡展的最后一站,也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自2006年9月27日在中国美术馆启动以来,先后在台北、香港、南京、宁波、临海、深圳、武汉、西安、成都、沈阳等地展出。伴随展览同时进行的是以“现代美术之路”为主题的研讨会。
“静水深流”作为潘公凯这次画展的题目,揭示出他对待艺术与人生的态度,也体现了他为人为艺的一种心境。此次展出的现代写意风格水墨作品,题材以大写意荷花为主,其中五成以上为新作,且多为鸿篇巨制。其中《野水空山图卷》画幅长达50米,由54张宣纸拼接而成。
17、饶宗颐
推荐理由:
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大学者、大艺术家。11月,94岁高龄饶宗颐新近创作的近百幅作品及历年书画精品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广东画院副院长洪楚平说“这次饶老展出的作品在国画上又有新的创新,利用国画技法,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中西结合,技法娴熟,达到新的艺术高度。”这是一次难得的大家艺术特展。
作为一个艺术家,饶教授可算多才多艺,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各类画,样样皆能,样样皆精,尤其是前两者,个人风格极强,出类拔萃。此次展览,饶老还为家乡特别创作“羊城八景”。西樵飞浦、珠江秋泛、萝岗香雪、东湖春晓、鹅潭夜月、白云旭日、荔湾烟雨、越秀松涛——羊城八景在饶宗颐笔下诗意、禅意十足。除了“羊城八景”,饶老还挥动巨椽,创作了12屏大对联、8尺大联,不少是长2米多的高头大卷。
18、田雨霖
推荐理由:
田雨霖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游学西方,在花鸟画中融会中西,致力于求新求变。4月“时代华章——田雨霖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的100多幅花鸟作品全面展现了田雨霖花鸟创作的创新与探索,这也是田雨霖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前来参观展览的国画名家们评价说,“田雨霖的探索让花鸟画从传统的文人小品中摆脱出来,表现出交响乐般的大环境、大格局”。
5米多长、2米多高的《天娇》是本次画展的主打作品,画面上有二三十种花卉,错落有致,繁花似锦。田雨霖既遵循传统法度,又有细节刻画,他把西画的透视关系引入中国画,从而解决了花鸟画所探讨的问题,即空间感和层次感。正如著名艺术评论家范迪安所言,田雨霖的花鸟画彰显时代华章。
19、王西京
推荐理由:
王西京是当今中国人物画坛上颇有成就的艺术家,被誉为“新长安画派领军人物”。 9月“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王西京作品展”在荣宝斋开幕,这是王西京为金秋国庆的文化盛宴献上的一份厚礼。他在陕西这块文化厚土上成长起来,至今坚持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活、创作,表现了一种特有的深沉与执著。他始终鲜明地表露着对历史和社会的情感取向,始终运用生动、明快的笔墨语言作为思想与情感的载体来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
王西京是与时代同步、具有文化自觉性的艺术家。他个人的艺术审美趋向,反映了他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深刻认识。王西京懂得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在变化,艺术家的创造必须适应时代和大众的需求,艺术家必须在传统和现代的审美意识之间架起桥梁。
20、杨之光
推荐理由:
杨之光,我国著名的水墨人物画家。09年,伴随杨之光先生80寿辰,60年艺术生涯最高总结“与时代同行”作品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意义重大,加深了人们对六十年共和国艺术发展的深入体认。杨之光在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其人物画创作,几乎在每一个重要的年代,都有代表性作品问世,《蒋兆和像》《李苦禅像》《黄胄像》等成为祖国发展的形象见证与视觉象征,同时也成为中国当代美术不可分割的部分,书写着伟大的篇章。策展人的评价道出了杨之光艺术的最大特征:坚定的艺术信念与鲜明的时代视觉符号。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陶咏白表示,写实和写意是两难,但杨之光教授在这两个方面都闯过来了,“他的画美不可言,一点一格,可以任意挥洒。以色当墨,水彩加线,在光和色结合当中,在画法当中形成了杨氏风格。”
21、周韶华
推荐理由:
周韶华,国家一级美术师。12月26日,为庆祝武汉美术馆开馆一周年,周韶华全新作品《大风吹宇宙》主题画展开幕。展出作品以“大”为主题。分为两大系列:第一系列是“遥望天空”;第二系列是“大山大河”一个是天上的,一个是地上的,视野非常开阔,空间十分深远,表现了天地同和的大美境界。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高举中国画创新之路的画家,周韶华一直处在中国画创新的前沿。从《大河寻源》、《梦溯仰韶》、《汉唐雄风》、《荆楚狂歌》到今天的《大风吹宇宙》他一直在用笔墨关注当代,用笔墨塑造盛世大国的文化样式。本次画展充分表明他的艺术是由三大元素所构成:一是生活积累和生活感受。其二,他的创作是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切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三是他非常重视形式语言的转型,既重视对传统的继承,又着力于发展创造,其艺术魅力所呈现的是大时代、大思维、大视野、大气象的艺术气派。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