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天津雕塑 全国美展首获殊荣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1-07



景育民的雕塑《东归·土尔扈特的史诗》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我国美术界最为权威的展览,在本届参评的2700余件雕塑作品中,景育民的作品脱颖而出,获得银奖,结束了天津雕塑在全国历届大展中无奖牌的历史——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我国美术界最为权威的展览,在参评的2700余件雕塑作品中,景育民的作品脱颖而出,获得银奖。这是天津雕塑家第一次在综合性的全国美术大展中获此殊荣,结束了天津雕塑在全国历届大展中无奖牌的历史。

  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天津雕塑家景育民入选的作品是《东归·土尔扈特的史诗》。这件在此次全国美展中获银奖的作品,取材于公元1771年,游牧于伏尔加流域140余年的我国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不堪忍受沙俄奴役统治,奋起反抗,历经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英雄壮举。

  作品以纪念碑式的群雕形式,撷取了东归途中风雨沧桑的情景,以神形兼备、起伏跌宕的构图,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泼辣、写意的表现语言,展现了该部落在回归途中的艰辛、期待、困境与执着,意象地呈现了悲壮、肃穆、苍凉的气息以及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斑驳、粗陋的铸痕增强了博大、恢弘的气势,丰富细腻人物表情的塑造又增强了作品的人性化魅力,这是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又是一曲爱国主义的诗篇。从《东归·土尔扈特的史诗》所表现的“英雄”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种期待,一种呼唤。

  著名评论家郭雅希认为:这件作品在中华民族迎接文化复兴与崛起、抵制民族分裂的当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体现了艺术家对当代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深刻思考。这件作品也得到了全国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景育民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全国美展中获此殊荣并非偶然。多年来,他在架上雕塑、城市雕塑、公共艺术、主流和非主流创作等多重领域积极探索、实验并频频亮相,在国内雕塑界颇受瞩目。

  仅2009年的学术业绩便可见一斑,如他的《切脉》入选今年文化部主办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六十年优秀作品展”,进入70件雕塑佳作的行列,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同时,其城市雕塑《怒潮》(合作)在文化部、建设部主办的“新中国城市雕塑60年成就奖”评选中进入新中国百件获奖作品之列。不久前,他的作品又入选“徐悲鸿奖雕塑艺术大展”,作为十件获奖的优秀作品之一在徐悲鸿的故乡落成。继2008年国家奥运主场馆落成其作品后,日前上海世博局又签约了其作品《记忆的残片》,该作品将永久伫立于黄浦江畔的世博江南广场,汇入大上海的都市风景。

  景育民始终沿着一条曲折而执着的雕塑艺术之路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在评述他今天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时,他认为“这些东西已成为过去”,他感恩于这个时代与社会所赋予当代文人的优越环境与历史机遇,决心再接再厉、更加努力,不断超越自己。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