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大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隆重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历年师生素描作品千余幅,浓缩了中央美院60年素描的教学历程,也为大家展示了历年来曾经在中央美院学习过的诸位艺术大家的当年课堂素描习作,让大家见证到“艺术基本功”的魅力。此次“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大展,共展出中央美术学院不同历史时期素描作品1400余幅,对中国素描艺术教育的影响做了一个全方位的扫描。此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份。
刘小东的素描,表现了当代画家对于素描的认识从基础到创作的升华,从艺术训练的方式到观察生活表现人性的思维转变。
徐悲鸿带回来的“大卫”像,也是中央美院老一辈毕业生们曾经仔细画过的。
一代艺术家的“素描精神”
素描作为西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进中国后对中国的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几乎所有学画的人都曾对它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然而今天在西方,素描却正遭到淘汰的命运。而因为中国在长期艺术教育中的坚持,已经成为了一个“素描大国”。正如展览总策划、中央美院副院长徐冰所说:“真正当代的态度是不排斥任何有益的文化营养的。”这个时候,我们回望素描在我们的艺术进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以及在素描这个领域内大家的成就,就显得很有必要。
对于国内的艺术学子来讲,素描是他们进入艺术之门的必由之路。所以此次大展也成为了各大艺术院校学生们的“观摩展”。在展览的分区上,也显得很有“学院感”。展览共分为“基础素描教学”、“素描与创作思维”和“艺术家个案研究”横向展开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年教员和学生有代表性的作品及主张为材料,对中央美院60年素描教学历史进行梳理,回看从徐悲鸿时代到历次的学术教学调整变化。第二部分展示了中央美院60年来部分创作以素描为主线的背景材料,揭示作品形成的思路历程,从不同角度,共同勾画出了美院素描学科的厚度与风采。第三部分为画家个案研究,表现了素描在艺术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见证艺术发展历程
本次展览的目的在于以客观、学术的态度回看素描作为一种西方的描绘方式,来到中国后发生了什么。在一个同样强大又截然不同的文化语境里,中国式素描已经与中国传统绘画、设计、建筑、综合艺术等门类之间,构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此次展览也通过中央美院60年来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素描作品展现了各位艺术家的不同风格,比照“不同”与“类似”之处,让大家领略真正的素描精神。
在展厅中,一尊斑驳的石膏像“大卫”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据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前,这尊“大卫”像是由徐悲鸿先生亲自从法国带回的,是他用一批自己的画作换回的欧洲经典石膏像中的一件。后来,这批石膏像成为我国美术教育最初的石膏教具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尊“大卫”像也被其他各艺术院校反复翻制,几乎所有美术学院的大卫像都是以此尊石膏像为母本,几乎每一位中央美院的老师和学生都画过这尊大卫像,而这尊“大卫”像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素描教学历史的见证。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