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坛新锐

建阳7旬老人完成巨幅国画 再现宋代书坊繁华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2-18



李铮介绍其作品



《大宋书坊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图》局部



《大宋书坊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图》局部

 退休干部李铮耗时半年,最终于12月14日完成两幅长各9米余的巨幅国画《大宋书坊图》和《大宋书坊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图》,重现了宋代建阳书坊的繁荣景象。

  建阳雕版印刷,萌芽于五代,繁荣于两宋,延续于元、明和清初。南宋时,是全国的三大刻书中心之一,刻印书籍的数量居全国之冠,有“图书之府”的美誉。建阳刻书主要集中在麻沙(今麻沙镇)、崇化(今书坊乡)两地,称“建本”。许多刻书书坊拥有书工、刻工、印刷工与装订工,集编、刻、售于一体。当年崇化书坊长街数里,天下客商、贩者如织,书林十景,点缀其间,俨然县城规模。建本在保存和传播我国优秀文化遗产、文化科学知识普及以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宋书坊图》描绘的就是南宋时期建阳书坊雕版印刷的繁华热闹景象。

  长980厘米,宽70厘米的《大宋书坊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画面从右往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书坊郊外图。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伐木刻版的人行色匆匆,所运之物多为书籍。第二部分是书坊街头情景。城中刻坊、书坊林立,街上车水马龙运送图书,余氏刻书作坊热闹非凡,从写到刻、印井然有序,当地特色小吃名目繁多。第三部分是朱熹讲学画面。上百名学子不远千里来到书坊,听朱子讲学,认真倾听的神情,无不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画中五百余人,各种牲畜二十多头,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李铮通过对书坊城内建筑、商贸、讲学、刻书、磨墨、印刷、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真实再现了当年书坊刻书印刷业的繁荣景象。

  《大宋书坊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图》长910厘米,宽70厘米,描述了雕版印刷工艺的具体操作过程:从工人上山寻找雕版木材开始描述,伐木、锯木、写样、雕刻、调墨、备纸、印刷直至装订成册进入市场销售。详实的雕版印刷过程一方面体现了雕版印刷的繁杂过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今年74岁的李铮是南平市疾控中心的退休干部,他告诉笔者,为了完成这两幅作品,他走访了有关部门,查找翻阅了不少书坊雕版印刷的资料,经半年时间的构思、设计、作画,作品最终完成。“除了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外,还要考虑整体布局,在这个构思过程中没有毅力就容易半途而废。”李铮说。今年夏天,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他就在一个6平方米的房间里聚精会神地作画,常常汗流浃背。

  为了宣扬建阳古今名人,在退休的14个年头里,李铮创作了“建阳创业明星”以及28米长的“建阳历代名人图卷”。他还为建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及书坊、漳墩革命历史纪念室、武夷山柳永纪念馆和朱熹纪念馆创作过数百幅画。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