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民间鉴宝”火爆 专家:进入该市场应谨慎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1-23
作为今年新增设的理财活动,民间“鉴宝”博得了众多市民的关注。活动首日,人潮汹涌,场面火爆得几近“失控”。活动开始前一小时,已有百余人带着大包小包在会场耐心等待。为了排队谁先谁后,不少人打起了“嘴仗”。据主办方估计,此次鉴宝活动分瓷器、玉器、书画、杂项四大类别,仅首日参与鉴宝活动的市民就超过千人,这也是迄今为止上海规模最大的民间鉴宝活动。

  家住上海市青浦区的王老先生特地起了一个大早,带上自己一件收藏了15年的古玉专程赶到上海理财博览会现场。他告诉记者,这件宝贝有不少人看过,但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这次理财博览会一下子请来了好几位全国知名专家,“过一下眼”的机会难得。

  会场上,专家也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为藏宝人解开心中的谜团。“你这副字画是仿当代草圣林散之的。”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宣家鑫将一副字轴打开一半,就做出判断。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陶瓷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博物馆研究员王春诚将手上一件瓷器递给陶瓷鉴定专家陈海波。陈海波翻来覆去地看了三四遍,点了点头说:“这的确是汪野亭先生的真迹。”宝贝的拥有者竺先生长舒了一口气。


  盛世玩收藏。艺术、收藏品市场的火爆不是没有道理。不少“圈里人”认为,艺术品收藏的回报好于房产投资和股票投资。据统计,在过去10年,美国年投资平均回报率为:房产市场6%、股市12%、艺术品市场18%;中国的年投资平均回报率为:股市8%、房市18%、艺术品市场26%。

  陶瓷鉴定专家陈海波的助手告诉记者,不仅普通市民,如今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等也将大资金逐鹿艺术品投资领域。这有利于艺术品市场的发育,更有利于产业做大,加速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在大资金的助推下,艺术品拍卖的等级也会日趋明显,一些精品之作被大资金锁定为精品后,其价格将大幅攀升,这有利于艺术品市场的规模不断延展。

  不过,限于专业知识,普通人投资收藏品的风险却是很大的。记者在现场发现,市民带来的藏品绝大多数被鉴定为赝品或艺术价值一般。杭州的王先生一家四口带了五样藏品赶来,得到的结果却是,除了一个薄胎瓷瓶稍有收藏价值外,其余皆为一般艺术品,其中花了10万元购得的明代书画,也被判定为近代仿制赝品。这一结果让王先生一家人在展览馆门口打起了“内战”。

  专家提醒,艺术品市场带有很强的专业性,普通投资者进入艺术品市场应慎之又慎,应将艺术品作为一个长线行为动作,而不应当成为短期炒作。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