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河南博物院封闭八个月后再度对公众敞开大门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1-18
(记者 师红垒) 对外封闭了八个月之久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陈展及功能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已全面竣工,今日再度对公众敞开大门。

  据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介绍,本次展览充分挖掘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考古资源,以文物展示为主,辅以图版图示,复原考古现场,采用多媒体展示等手段,不但展示了文物本身,更揭示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及其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次陈列改造工程还吸收了国内外展览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手段,将精品文物的重点展示与出土文物的组合展示相结合,通过文物来揭示我们的先人伟大的创造力,通过文物来展现古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面貌,通过文物来反映中原文明的发展历程,给广大观众带来无比的历史自豪感。

  2009年2月23日,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对外闭馆,开始实施前期的基础装修。今年6月,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陈列改造工程开始进场施工。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目前,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改造工程已经完工。改造后的河南博物院基本陈列分为: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主体陈列(一到二楼共8个展厅)和河南古代玉器馆、中原楚系青铜艺术馆、明清珍宝馆等三个专题陈列。服务设施方面除了卖品部、茶社以外,又新增设了便于观众参与互动的历史教室和华夏古乐厅等陈列延伸工程。改造总面积约6600多平米,总投资3700多万元。

  在展示方面,不仅有物的展示,更有人的展示,强调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比如,在春秋战国展厅到宋元展厅都设有巨大的名人墙,汇集不同时期河南的历史名人,力图通过这样的展示,让观众感受到中原文化的辉煌,提高观众的历史自豪感。


  这次新开放的河南博物院还有两大特色。在三楼的一个展厅里,精心设置了“历史教室”,完善了博物院教育和传播的功能,这在全国的博物馆里是一个首创。观众可以在历史教室里观看专业人员对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可以聆听文物专家现场讲授历史,还可以自已动手制造与组合文物古迹模型,有兴有趣,用这种互动方式让观众轻松了解和掌握历史。此外,在主展馆西配楼一楼,还专门设置了华夏古乐演出厅,装饰古典华贵,面积有650平方米,可容纳230人同时欣赏观看。河南博物院对华夏古乐团又进行了重新打造,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古乐演凑、唱腔、舞美均进行了排练,一些古老的新节目将于广大观众见面,成为传承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精品项目。

  在服务设施方面,本次体现得更加人性化,许多方面都很新颖,比如讲解服务,展厅新引进了有可视功能的电子语音导览器,使观众在参观时可以更自由地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物进行深入了解,既高科技化,又方便简单。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