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坛新锐

浴火凤凰 陶瓷印章:篆刻艺术家谭玉伟陶瓷印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1-09



陶瓷印章《弟子规》

提起篆刻,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刻在各种石料、木头、铸在金属上的印章,就会想到各种体式的篆字。然而,很少有人听说过陶瓷印章。淄博市有一位民间艺术家谭玉伟,多年来致力于陶瓷印章的创作,并在去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将著名作家王金铃先生创作的《奥运赋》制作成了330枚瓷印,将奥运的历史用中国印的方式完美地表现出来。

方寸间折射文化光彩

多年来,谭玉伟一直从事书画篆刻艺术的创作。身处瓷都淄博,陶瓷可以说是触手可及的资源。在别人用陶瓷生产日用品和建筑材料之时,他却尝试着用这种资源开辟另一个艺术世界——他萌生了一种想法,能否用陶瓷来替代叶腊石类印材,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效果?

谭玉伟把陶瓷材料固有的特性和叶腊石类所不具备的多种特质,融合进篆刻艺术,这需要多方面的文化因素纳入,比如文学艺术、雕塑艺术。这都是陶瓷与篆刻结合后,能够包容的优势。他所追求的是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巧妙地整合压缩进方寸之中,使每一件作品都独具特点,透射出深刻的传统文化光彩。在这被扩展的文化容量中实现艺术品的唯一性——孤品价值。

陶瓷制印效果如何?谭玉伟认为,从材料意义上说,它与叶腊石各有千秋。叶腊石的篆刻创作可表述为:“天然+人工”,而陶瓷的篆刻创作则应表述为:“人工+天然”。就是说陶瓷印的创作更增加了天然介入后的“二次创作”,为篆刻作品平添了一层更深邃更浑然的色彩。

陶印:印章的源头

对于谭玉伟来说,用陶瓷创作印章不是他脑子“灵光一闪”的结果,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制印的源头竟然就是陶器。

考古资料显示,在距今9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在陶器上使用拍打压印纹饰的方法,而具有印章功能的陶拍的产生,更加说明这种独立的圆形或方形的陶拍,犹如一方圆形或方形的印章,压印在半干湿的陶坯上,这无疑就成了印章的最初形态。“可以说,陶与印是相伴而存、相合而生的。”谭玉伟告诉记者。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