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宜昌闹市工地百人挖银元 已出300余块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1-05
“施工车一铲下去,几十块银圆赫然露出土面。”这惊人的消息迅速引来上百人抢挖。昨日,在宜昌一施工现场还不断有市民前来挖宝。

  昨日,在宜昌市二马路延伸段工地上,仍聚集着几十人,他们用小铲不断翻动着泥土以期找到银圆。

  施工人员说,2日下午3时左右,当他们施工挖土时,突然发现黄黑的泥土出现了几块白色的东西,走进一看,原来是几十块银圆。他们的惊呼引得周围居民立即围了上来,有的市民拿出了铁锹挖掘,有些市民甚至深夜开车前来寻宝,“几十个人在这里折腾了一宿都没睡觉。”

  当日上午,又有一名男子挖到几块银圆,他小心翼翼地展示给记者看,只见银圆上有“中华民国三年”的字样,他说,这里的银圆分为四川制造的“光绪元宝”和“袁大头”,几十人一共挖出了300多块银圆。

  当地老人介绍,施工地为当年宜昌老城区的江边,解放前这里由于紧靠码头交通便利,是商贾云集之地,这里出现银圆估计与此有关。

  昨天上午,几名文物商贩也来到现场,声称要高价收购已挖出的银圆。现场的挖掘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工地渣土也成寻宝地

  昨天,宜昌市点军区部分群众也加入到挖宝的行列中来,他们挖掘的对象是事发工地运送过来的渣土。

  昨天中午,只见数名老年人正拿着锄头、钉耙在掘挖刚刚倾倒在路边的渣土。明明是一堆刚刚倾倒的渣土,怎么会有“宝贝”呢?一位村民道出了缘由,原来附近村民在得知二马路附近工地有人挖出“宝贝”后,竟然意外发现该工地建筑渣土就倾倒在该村。工地的地下有宝贝,这些渣土里面肯定也有宝贝!于是一大早村民们就拿着工具过来掘宝。但村民们称,“一枚也没发现”。

  文物专家现场勘察此地没有任何文物

  此地为何会出现大量银圆?是否还有其它文物深埋地下?昨天,宜昌市文化局工作人员、市博物馆考古专家专程携带相关仪器赶至现场。博物馆馆长肖承云介绍称,经过仔细勘察和检测,已确定这块挖出银圆的地段及四周没有文物埋藏。

  为查证这批银圆来源,宜昌市方志办调研员朱复胜多次赶到现场调查。询问多名老人后,大家说法不一,有人称这里曾居住过财主,有人表示这里原来是宜昌市一医院的洗浆房,有居民表示这里曾经住过一位神父,可能是将银圆埋藏后来不及带走。(记者 秦发)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