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岭南写真:古老绚丽的民间艺术吴川泥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1-05
  堪称中国泥人展览之最的“中国泥人艺术精品展”,目前正在江苏无锡阿炳纪念馆举行。展览分捏塑、彩塑、动物、人物、戏文等多个类型,展品包括了十三个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泥人原产地作品,其中就包括吴川彩塑。

  “在本次展览上,吴川泥塑的大胆创新不仅获得有关专家赞赏,还有十九件将被于无锡筹建的中国泥人博物馆永久收藏。”参加展览开幕式后返乡的湛江著名雕塑家简向东接受采访时说。

  吴川泥塑俗称“泥鬼”,源于唐末宋初,由佛山廖岭居民迁移传入吴川。据说在唐末的一年元宵节,一陶工随手用陶泥捏成一尊小泥塑,吸引不少村民围观,很是热闹。次年,更多陶工加入他的行列,为元宵节制造气氛,后来便形成了一种群众性泥塑活动,并很快流传到附近的梅菉头村。开始村民只是用陶泥捏制一些小菩萨并烧成陶塑用于祭祀,后来发展到做鸡状的“鸡哨”,买给小孩吹响逗乐,这就是吴川泥塑的雏形。

  至明代洪武年间,民间对皇帝四处选美等怨声载道。梅菉头村民在元宵之时,也捏造了一套丑化皇帝、皇后的泥塑,人物眼大、肚大、脚大、乳大、耳大,形象丑陋。官府知道后,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制作泥塑者便站出来解释说:“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分,脚大稳乾坤,乳大养子民,耳大听民言。”官府听了无言以答,只好罢休。之后,民众索性把泥塑推倒,称为送“泥塑”。后来便成了习俗,每年元宵造一次“泥鬼”,就要送一次“泥鬼”。

  吴川泥塑以竹、木、钢筋扎支架,稻草及泥为材料,使用材料简便,制作快捷。当地的泥塑艺人,每逢元宵都会在自家门口塑制一些神话传说中象征如意吉祥的人物,吸引大家围观,喻意人丁兴旺。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或几家联合起来,专门请艺人做泥塑,吸引人们到村庄观赏,乞求人财两旺。渐渐地,这形成了筹钱做泥塑,大街小巷布满泥塑,村民专门看泥塑的人山人海热闹场面。久而久之,元宵捏泥塑就成为吴川一种传统节日活动。

  近年来,吴川泥塑这一古老绚丽的民间艺术焕发青春,展出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与“吴川飘色”,“吴川花桥”被统称为吴川民间艺术“三绝”,名扬当世。(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