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青人》:新中国木刻艺术的奠基人黄新波先生当年以女儿作模特,运用高超的木刻技巧,以简洁、亲切的黑白人物形象,表现新青年的朝气及对未来的憧憬。《年青人》是一幅历久激励人们奋进向往美好的美术名作,已作为版画艺术名作镌刻在中国美术史上。
2009年,广东画院走过了50年不平凡的历程,迎来了自己50岁生日。50年的风雨洗礼,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让面向海洋文化、背靠中原文化、扎根岭南文化的广东画院由一名骨弱筋柔的婴孩迅速成长为健硕青年。
这是一个志同道合的美术精英荟萃的艺术团体,这是一个团结、进取的艺术团体。岭南人特有的拼搏、包容、务实、创新精神让置身其中的一代又一代画家用墨彩定格了一段又一段的历史,创作了一件又一件力作,捧回了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奖杯,刷亮了岭南文化的品牌……
广东画院,50年来引领着新中国美术事业的风骚,让国内外美术界同仁刮目相看。
历经风雨重见彩虹
广东画院成立于1959年,成立初期称“广州国画院”。她与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江苏国画院并称我国最早成立的四大画院。
1959年,在时任省委宣传部部长吴南生的热切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广州国画院”筹委会成立,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任筹备委会主任。1962年11月24日,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准,“广州国画院”更名为“广东画院”。同年12月2日,黄新波任第一届广东画院院长。
1978年春,历经“文革”风雨的广东画院正式恢复。关山月任第二届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画院复办以来,全体画家努力创作,积极进取,各项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并催生出不少紧贴时代的美术精品。1990年王玉珏担任代理院长、院长,这时期由于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画家调入广东画院,使广东画院的创作和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创作出一批获得高奖项的精品佳作。2003年,省文联主席刘斯奋兼任院长,他和时任党组书记兼副院长的许钦松提出了以“学术立院”为宗旨,让画家学理论、学文化,并创设了“广东画院创作年度展”、“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以及《“9+2”泛珠三角文化交流项目——广东画院作品巡展》等。这些举措对广东画院的学术建设,无疑具有非凡的作用。
艺术追求和学术成就是广东画院过去、现在和将来永恒不变的立院之本,而着力于培养中青年画家、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和谐环境,则是画院奔向更加辉煌未来的根本保障。两年来,画院继续积极推进“学术立院”的理念,力促画院新址建设工作进展。创作队伍创精品、出力作,弘扬主旋律,更好地推动了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等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名家辈出佳作纷呈
在过去的50年发展中,广东画院先后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全国的艺术家,并创作了一大批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如《年青人》、《绿色长城》、《永不休战》、《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山村医生》、《潮的失落》等,且画院中的美术大家、名家辈出,如黄新波、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王肇民、胡一川、蔡迪支、方人定、余本、陈洞庭、黄笃维、王立等。另外,广东画院还有一批艺术造诣深、对艺术有着重大贡献的艺术顾问及老画家。其中,艺术顾问有国学大家饶宗颐、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林墉、美学界理论泰斗迟轲、第三任院长王玉珏、广东省美协原主席汤小铭、原副院长汤集祥等;德高望重的老画家有尚涛、李国华、王恤珠、王维宝、邓耀平、麦国雄、张幼兰、刘仁毅、邓子敬、伍启中、陈衍宁、王孟奇、张蕙蓉等。
广东画院专业技术队伍的骨干是在职专业画家。画院现职专业画家有:林墉、汤小铭、许钦松、林永康、李劲堃、关伟、宣新明、崔跃、颜苏平、黄唯理、李东伟、孙洪敏、刘穗艳、陈映欣、黄国武、周正良、方向等17位。近年来,画家们从各自的创作实际出发,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中西艺术的结合点,努力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变局中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今天,这一专业团体朝气蓬勃、开拓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作品朝着更具有岭南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目标坚实地迈进。
广东画院还实行了特聘画家制度,特聘了一些在海内外有着突出艺术成就的画家。其中,院外特聘画家有周彦生、林丰俗、张彦、王建国、邵增虎、陈树斌、庞泰嵩、杨尧、陈政明、冯兆平、苏华、张绍城、关怡、招炽挺、肖映川、区焕礼、高植谦、卢延光、陈新华、叶其青、郭润文、古锦其、王璜生、杨小彦、徐唯辛、黄增炎、胡赤骏、关小蕾、安林、何枫等,海外特聘画家有陈建中、梅创基、余国宏、关则驹、冉茂芹、钟耕略、孙蒋涛等。
继往开来人才济济
近几年,为更好地落实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对广东画院新的定位和要求,广东画院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建立了签约画家制度,与省内外一批有影响、有艺术个性和发展潜质的中青年画家建立合约关系。首批签约画家签约仪式于2007年6月在广东画院举行。现有签约画家庄小尖、张德瑞、莫肇生、张瞄、全心、李节平、谢少威、邵戈、杨培江、彭小杭、邓耀明、刘颖悟、范勃、刘文、陈许、颜晓萍、王岳盛、张东、于理、廖剑华、陈海宁、罗文勇、陆声设、陈锦钦、张闯、周燕、岳雷等。自实行签约画家制度两年多来,签约画家和院本部画家在学术追求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画院创作队伍中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为培养年青优秀美术人才并为画院提供后备力量,广东画院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另一亮点是于2004年建立广东青年画院。首任青年画院院长为李劲堃,第二任青年画院院长为方向。建立青年画院之举,为全国画院系统之先,为广东画院探索可持续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五十岁之于人生是一个成熟的年龄,而对于广东画院来说则是下一段崭新旅程的起点。我们相信,广东画院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
定格了历史
50年来,广东画院人才辈出,佳作纷呈。下面,我们就从广东画院诸多精品力作中选取部分,加上简单的点评,以飨读者。时光荏苒,物换星移,但这些画面记录的历史却令人难忘。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