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四大展览全揭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0-30



洛阳博物馆新馆

10月31日至11月1日,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将在洛阳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由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联合主办、省文物局和洛阳市政府承办,论坛规格高、规模大,吸引了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的官员和专家参加。 同时,包括北京、南京、西安、杭州和我省的郑州市、开封市、安阳市、洛阳市等国内著名古都在内的16个城市的200余名代表已确定出席。

高峰论坛期间,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四个专题展览。届时,众多世界级的珍贵文物将在这四大展览上“集体亮相”,对许多普通人而言,走进洛阳博物馆新馆,就等于参观了世界70多家博物馆,这样的机会可能一生只有一次。


近日,记者先期来到布展完毕的四大展览的展厅,以“探营者”的身份为读者进行一番“展览全揭秘”。


揭秘一:“秦汉”“罗马” 交相辉映的灿烂文明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之间,雄踞世界东西的秦汉和罗马,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不同模式,分别代表着当时世界文明的最辉煌成就。2000多年来,两大文明遥遥相望,彼此向往,经丝绸之路的连接而交相辉映,共同对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共同主办,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秦汉-罗马文明展》位于洛阳博物馆新馆一楼,这是中国政府与意大利政府间第一个文物交流合作项目。


《秦汉-罗马文明展》将展示中意两国70余家博物馆的500余件珍贵文物,并辅以模型、图片、视频等方式,再现秦汉、罗马帝国的辉煌文明。其中,古罗马部分的许多文物是首次获准走出意大利国门。


展览分“序幕”、“帝国的建立”、“物质文明”、“日常生活”、“精神世界”、“日益融合的世界”等六部分,展示了秦帝国的“军团方阵”,秦汉时期的丝绸、玉器、漆器,古罗马的雕塑、壁画、玻璃器皿和铸币等,以文物的形式解释秦汉、罗马两大帝国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不同的文化特质及其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这个展览的主旨是“和而不同”,它将启发人们以开放和兼容的文明观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共存中前行,在交流融汇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进程,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在5个分别占地8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一件件美轮美奂的文物让人目不暇接:


秦兵马俑坑自1974年发现以来,先后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考古勘探与发掘。但是在众多的兵马俑中,“将军俑”仅发现7个。瞧,面前这个将军陶俑。“他”身穿双重战袍,外披彩色鱼鳞甲,双肩及前后胸有8朵用彩带扎起的花结,显示了等级的尊贵。“他”身上带有铜剑,双手交置腹前,作拄剑状,面容严肃,气质威武,神态镇定自若,俨然一位久经沙场的大将。此俑的神态与气质已经具备了能文能武、刚柔相济的性格,通过秦代雕塑艺术家的双手,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将军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壮观场面。


看,那是潘神的雕像。这件雕塑表现的是行进中的潘神。“他”左肩上扛着装满水果的篮子,篮子下垂着一块鹿皮,右手拿着一个山羊头,那是献给狄奥尼索斯的祭品。潘神长着短而凌乱的络腮胡,脸上露出动物般的狡猾神情,额头上的两只角几乎隐没在杂乱的头发中。潘神一般被表现为魔鬼的形象,“他”半人半兽,长着公山羊腿般的小腿,因为动作异常敏捷,所以被当作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神。在庞贝,潘神一般出现在壁画和作为花园装饰的雕塑中,有时,“他”也与山林水泽女神宁芙以及酒神的女祭司们,一起被安排在纵情声色的酒神狂欢队伍中。


最负盛名的还是那尊优雅的维纳斯雕像。这个美丽的女神刚刚沐浴归来,“她”的右手放在胸前,左手遮住下身,动作极其优雅。在“她”身旁,放着一只双柄长颈高水瓶,它被随意搭上的浴巾遮住了一大半。这种水瓶在古希腊时期,往往在婚礼前夕举行的沐浴礼中用来盛水。女神的头部转向左侧,面部两侧的卷发在头顶打成两个高高的发髻,两绺长长的卷发垂落到肩上。这些都是希腊时期女神的典型特征,这种风格的雕像在整个希腊和罗马时代都非常流行。在当时,人们广泛使用这样的复制品来装饰公共浴室、喷泉池和花园。

揭秘二:“触摸”大遗址 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大遗址是指年代跨度长、占地面积广、价值重大,在文明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或重大意义,而且具有资源优势转换内在潜力的大型遗址或遗址群,主要包括大型聚落遗址、古城址、陵墓群等。


在洛阳博物馆新馆一楼举办的《大遗址保护成果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了中国大遗址保护的最新成果,集中展现了我国各个地区在大遗址保护实践中探索出的不同保护模式及其影响,宽幅面地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大遗址保护成果展》分A、B两个展厅包括20个展区,除了展示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外,还配有沙盘模型、声光投影等设施,让观众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大遗址保护相关情况。


中国的大遗址从地理范围上来说,大体上可以分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新疆段)三线以及西安、洛阳两片。


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具有时间跨度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走进展区,您可以了解到长城的现状以及资源调查、保护规划、保护工程等一系列内容。


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五大水系,被誉为“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通过图片资料和模型,您可以获得大运河的概况、沿岸的会馆驿站和其他遗址、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知识。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而新疆正处于这条通道的要冲地段,因而留下了大量的文化资源,成为大遗址保护的重点区域。借助投影仪,交河故城遗址保护区、高昌故城遗址保护区、楼兰故城遗址保护区、龟兹佛教石窟遗址保护区、喀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一座座历经沧桑的古迹将清晰地展现在您的眼前。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4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以及邙山陵墓群等6处大型遗址。这些大规模历史遗存,是我国早期都城遗址的代表和中华五千年文明最重要的物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偃师商城遗址。它是我国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处未遭破坏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也是洛阳闻名于世的“五大都城遗址”之一。1983年,它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次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国外学者将偃师商城的发现,与十九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小亚细亚发现的著名的特洛伊古城相提并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站在1:2400的偃师商城宫城遗址沙盘模型前,看着一个个造型逼真的城楼、宫殿、府库,使人不由得感叹我们这座城市历史的源远流长。


西安市是我国大遗址分布的主要城市之一,共有遗址类国保单位14处,省保单位24处。在西安片区展区,将为您呈现汉长安城、唐大明宫、景帝刘启汉阳陵、秦始皇陵的考古情况、保护工程。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存在于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一个政权,其中,中国境内的高句丽遗址主要位于吉林省吉安市。在第八展区,您可以了解高句丽王城、王陵、贵族墓葬保护工程的相关情况。


第九展区为“安阳殷墟”。殷墟是我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在这里,您将感受到辉煌灿烂的殷商文明留下的痕迹。

揭秘三:八大古都联袂展开都城史画卷


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


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都城斟鄩,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其布局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秦咸阳城是当时的繁华都市,同时又是秦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汉长安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同时期罗马城的4倍;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杰作,对后来的都城规划影响深远,其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在古代都城中首屈一指……


走进洛阳博物馆新馆二楼,由北京、西安、南京、杭州、郑州、洛阳、安阳、开封等八大古都联袂举办的《中国古代都城文明展》,通过展开一幅幅由实物构成的都城史画卷,带领观众穿行于中华五千年文明长廊。


这个展览总面积3000平方米,分八大古都展厅和序厅、尾厅共10个厅。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图片、文字、模型、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化进程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在洛阳厅,观众可以看到二里头宫城等大型遗址的沙盘;五大都城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饰品、原始青瓷、错金银铜鼎、吴王夫差剑、王作铜鼎、汉代彩绘狩猎纹陶壶等珍贵文物。此外,洛阳厅还通过大量图片和文字,反映河洛大地曾经发生过的平王迁都、孔子入周问礼、班超通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


走进安阳厅,除了可以看到多媒体的殷墟展示,欣赏司母戊鼎的仿制品等文物外,还能通过图片领略马氏庄园和袁林的风采。位于安阳县蒋村乡西蒋村的马氏庄园建于清末至民国年间,现存厅、堂、楼、廊等83座建筑,规模宏大,被誉为“中原第一大宅”;袁林位于洹水北岸太平庄,建筑形式上仿明清帝陵,是我国现有保存较完整的官式建筑群之一,更是我国陵寝建筑中的一个创例。


在西安厅,观众通过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的长安城沙盘展示,能够领略到周秦汉唐等中国古代最强盛时代的文治武功。而进到南京厅,六朝帝系表、六朝名人画像、六朝文化成就表、六朝科技成就表、六朝大族出土文物等,则能够让您对中国古代在南方建都的首选之地有个系统了解。


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北京城堪称古代帝都的典范之作。北京厅将通过元大都宫殿复原模型和坊巷布置示意图、紫禁城航拍图、乾隆十五年京师全图等,向观众全方位展示元明清北京城的恢宏气象。

揭秘四:洛阳珍宝集体亮相


河洛平原,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为河洛文明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也给这座千年帝都带来了浩如烟海的文物宝藏。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物不仅是洛阳这座城市的记忆和历史缩影,也是古都洛阳的真正魅力所在。为展示古都洛阳瑰宝之风采,我市特意从洛阳出土的数十万件文物中精选出200件珍品,举办《洛阳文物珍宝展》。


《洛阳文物珍宝展》位于洛阳博物馆二楼,文物陈列分为珍宝一馆、珍宝二馆。将展出洛阳出土的上自旧石器时代下到宋元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石刻等一批文物精品。


据不完全统计,洛阳现在馆藏文物就达40余万件,流失海外的文物精品更是数不胜数。此次洛阳瑰宝集体亮相,将让洛阳人一睹难得一见的众多宝贝,其中不乏一些“镇馆之宝”,如: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器,它开创了中国镶嵌工艺的先河;神秘凝重的商周青铜器,它们是中国同时期青铜器典范之作;另外还有笔触奔放、手法夸张的汉代壁画,釉色艳丽的唐三彩等稀世珍品。


透过这些出土文物,人们可以感受到千年帝都洛阳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触摸到华夏文明历史发展的强劲脉搏。


相关链接:


四大专题展览将于10月31日正式开展,展览的结束时间是2010年1月15日。本次展览采用联票制度,即一张30元的普通门票可同时参观四个展览。


据介绍,10月31日,洛阳博物馆新馆四个展览开放时间为12时至16时半;从11月1日起至2010年1月15日,每天观众参观时间为8时半至16时半。展览期间,有关方面将每天限售门票1.5万张,以控制参观流量,保证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作者:赵志伟)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