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闽清古民居"宏琳厝" 厝内设施齐全古董众多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0-29



长柄勺子状的早期熨斗和锈迹斑斑的早期缝纫机

前不久乘车去闽清,拜访了久闻大名的宏琳厝,才知道原来这里还有这么壮观的古民居。

宏琳厝位于福州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正门外边的围墙上写着:皇宫当游紫禁城,民居应览宏琳厝。宏琳厝由药材商人黄作宾于清乾隆年间始建,至其子宏琳时建成,前后历时28年,共有大小厅堂35间、住房666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水井4口,厝内廊回路转、整体结构精巧。至今厝内子孙繁衍七代,最旺时住有一百多户、一千余人。纵观这座方形木结构建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严密的防御系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宏琳厝外围为方形结构。由虎头门直入三进,各进之间隔一横街,由过雨亭相连。过雨亭中轴对称,建下马间两间,下马间再向外延伸为横街,内厝均为木结构,8堵夹火墙都以9根立柱,用横枋贯穿而成。整个宏琳厝布局严谨:中间正厅,两旁各建正、二、三官房和火墙弄。左右书院各3间,中为书院厅,两旁为书房。正厅与后厅以屏风相隔。二、三进后厅隔后天进为厨房,正中为厨房厅,左右各建厨房4间。各进之间隔一横街,由过雨亭相连,家人进出十分方便。站在过雨亭下,行走在大块鹅卵石和青石板铺就的长长横街上,恍若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马褂长袍的年代。

宏琳厝内部生活与防御设施相当齐全。外墙东南角与西北角各建一间兔耳(望哨),用来观察四周动态。墙脚以及厝内两条横街上设有许多镂空小花格,这些看似装饰的花格。日常用来通风、排水,遇匪盗时,又可作攻击眼,出其不意攻击敌人。厝内每个房间的门少则3个、多则6个,进出自如,外人初入厝内,如走迷宫,不知东西南北。

厝内古董众多,有夜明珠一颗,有可珍藏各种金银细软的木枕,有特殊的储钱柜,有至今不知材质的朝珠,有百年前的蝇头小楷,有各式各样的描金雕花楠木大床、梳妆台、箱柜盒等家具,有传统的美人靠、满族式的坐椅,有刀枪及各种进口大炮,有当年德国进口的无影灯,有长柄勺子状的最早的熨斗、锈迹斑斑的早期缝纫机,有女人的三寸金莲绣花鞋、一百多年前精致的真丝衣衫等。

宏琳厝内也有数不清的牌匾,大门口的“宏琳厝”匾,是福建省委书记在1993年宏琳厝奠基200周年时应邀书写的;二进大厅上方挂的1940年郭沫若先生的题字:“庄敬国强”;在第三进的大厅上方,悬挂着清咸丰皇帝为宏琳厝写的匾:“紫薇銮驾”。

在闽清的坂东平原上,除了宏琳厝外,还有面积比宏琳厝更大的四乐轩、宗祠六叶祠等,这些建筑与当地保留下来的上百座有相当规模和建筑档次的古民居一起,组成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古民居群。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