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首次大规模奔赴海外 摸底"流失"文物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0-20]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罹难149周年纪念日。在那场劫难中,圆明园到底有多少国宝文物被劫掠,至今都无法列出详细目录,这也成为至今为止文物追讨行动最大的难题。昨日,圆明园启动“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圆明园将首次到海外大规模摸底流失文物及文献、影像资料,并将在明年也就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向社会公布收获情况。
寻宝圆明园将首建“家谱”
为纪念2010年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圆明园管理处将推出“圆明园被焚毁15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其中,圆明园联合清华大学、CCTV-4《国宝档案》栏目组共同组织“寻找流失海外圆明园文物系列活动”。“寻找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将分为美国行、欧洲行、亚洲行三大部分。
圆明园管理处昨日对本报记者介绍,他们将派专人到美国、欧洲、亚洲,对散落在国外的文物进行考察收集,包括收集各种圆明园文献、照片和考察各大博物馆以及私人藏家手中的圆明园文物。第一站“美国行”将于10月底至11月初率先启动,欧洲行和亚洲行计划将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其中欧洲行主要集中于英法等国,亚洲行则主要是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
“寻找搜集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及历史资料后,将建成资料数据库。”陈名杰还表示,“争取文物能尽快首先以交流展览的方式回来,让大家先睹为快。”
首站美国藏有最多圆明园资料
在我们的记忆中,劫掠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已知圆明园被劫掠文物也是大部分集中在欧洲,比如说佳士得拍卖的兔首和鼠首。昨日,圆明园管理处向本报记者介绍,圆明园展览馆及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美国东海岸不同城市的诸多博物馆也收藏了很多圆明园文物,而这些文物资料还从来没有经过系统地著录过。尤其是美国保有最多的圆明园文献和影像资料,这对还原圆明园原貌,以及确定圆明园文物身份有着重要作用。此次第一站“美国行”将用20天左右的时间,寻访主要集中在美国东海岸的城市华盛顿、纽约和波士顿。目前已经确认的机构包括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等9处机构,同时还会与私人收藏者取得联系。
估计至少有150多万文物散失国内外
圆明园管理处陈名杰主任表示,这次活动最大的难题是在先期接触中很多海外机构担心是前往追讨,不愿意合作。对此,陈名杰强调,这次不是追讨,而是搜集。以美国行为例,圆明园已经联系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各大学等机构。也许会遇到阻力,圆明园将努力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
很多散失文物下落无从得知,有的甚至连保有人自己都不知道是圆明园文物。陈名杰说,据估计有至少150多万件圆明园文物散失在国内外,目前已知包括十二生肖兽首在内的来自圆明园的文物只是冰山一角。
牢记历史
“希望有一天干净的法兰西把宝物还给中国”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
1861年,法国文豪雨果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口袋,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这两个强盗,一个将会叫法国,另一个将会叫英国……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赃物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成都商报)
□新闻链接
圆明园150多万件文物流失
就海外寻物情况,记者对话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
记者:目前,圆明园有多少文物流失?陈名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约有150多万件。
记者:活动前有过调查研究吗?
陈名杰:有,精华流失文物主要集中在英国和法国,分藏在各个博物馆和其他收藏机构里,美国、日本及其他博物馆收藏机构也有。
记者:这次行动,是否可能会被误解成是追讨文物而遭到拒绝?
陈名杰:不是追讨,而是搜集。以美国行为例,我们已经联系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各大学等机构。也许会出现不让拍摄搜集的情况,我们会想办法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
记者:海外收获情况,是否会向社会公布?陈名杰:一年内将建“成果展”并向市民开放,其中包括建立圆明园文物资料数据库、图片库等,编制《圆明园文物海外珍藏》大型图书画册,还会与各国大学、博物馆和机构进行交流。(据《法制晚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