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文博会明天开幕:海外遗珍首展木雕珠宝斗艳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0-17



现场展示的18世纪清雍正年间的瓷胎珐琅彩开光镂空团龙纹菊花三嘴葫芦瓶



现场展示的18世纪清乾隆年间的万字底花草纹连体包袱瓶



新闻发布会现场

第三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暨2009中国图书馆图书设备采购大会将于10月16日——18日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世界宗教文化产业集团将在此期间组织“海外遗珍回归展”,展出部分唐宋明清海外遗珍瑰宝。像北宋时期的影青瓷斗笠碗,明嘉靖年间的青花五彩鱼藻纹将军罐,唐晚期宋早期的双耳尊等,均是世界宗教文化产业集团多年来从海外搜罗并重金收回的一批流失海外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瑰宝。(人民网 张磊 陶涛)

第三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为文博会)将于明天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从昨日开始,来自海内外各地的参展商陆续抵达合肥,并开始忙着布置各自的展位。展馆里是啥模样?展馆内又有哪些“宝贝”呢?昨日下午,记者提前来到会展中心进行探访。

  海外遗珍国内首展

唐宋至清朝时期的精美瓷器、齐白石与张大千的名作,这些曾经流失海外的艺术珍品将在10月16日至18日的文博会期间回到祖国,在文博会现场实现国内首展。这些海外遗珍是由皖籍华人经多年收集之后带回故里的。

在昨天的文博会“海外遗珍回归展”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有幸目睹了雍正年间的“资胎珐琅彩开光镂空团龙纹菊花三嘴葫芦瓶”和乾隆年间的“万字底花草纹连体包袱瓶”两件珍贵文物。皖籍华人黄信铭先生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些来之不易的宝贝向记者展示。

据悉,此次请进文博会的珍品包括从唐宋至清朝的十件精美瓷器文物,以及几十件书画珍品,包括藏诗于画的“关帝诗竹”、宋美龄的国画、蒋介石的书法、齐白石和张大千的名作等等,均是在祖国的首次展出。

  木雕珠宝争奇斗艳

在展馆的北侧,几名木雕参展商正忙着拆解他们的“宝贝”。只见一人多高的弥勒佛、观音菩萨等木雕均被装在木匣子里,参展商正用铁锤将木框拆开。据了解,他们都是来自福建的木雕商人,这些木雕均为大件物品,而且木雕的材质均为香樟。这些木雕的价格也非常高,一件要卖数万元,最贵的能卖到几十万。

除了国内的参展商外,一些外国商人也提前赶到展馆内布展。在场馆的西侧,记者见到了几名来自缅甸的参展商。在他们的展位前,已经挂起了巨幅的珠宝玉石大海报。展位中间堆满了十几个上锁的箱子。老板告诉记者,缅甸主要以玉石闻名,这次他们带来了不少贵重的缅甸玉石以及珠宝,而这些宝贝就藏在箱子里面。老板说,之所以这么早赶来,为的是能尽快布置好展位,尽早开张营业。“希望能在合肥掘到金子。”老板操着熟练的汉语乐呵呵地说道。孙晨 项春雷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