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全国美展设计展区开幕 设计师代表"碰撞"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0-12



▲富中奇作品《深圳的早晨》。

第11届全国美展设计展区10月11日在关山月美术馆与华·美术馆正式开幕。同时揭幕的还有在关山月美术馆三楼举办的本次艺术设计展的“卫星展”——“融荟:深港设计邀请展”。当天下午至12日上午,一场被命名为“共享的空间——全球化背景下设计共享价值的反思与前瞻”的国际设计论坛在深圳博物馆三楼报告厅举行,由来自柏林、蒙特利尔、布宜诺斯艾利斯、神户、名古屋、深圳等六大“设计之都”的设计师代表与国内设计艺术专家共同探讨设计议题。

此前,所有美展设计展区的入围作品已在国庆期间举行预展。本次展览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和深圳市文联承办。

两大美术馆共展设计

10年前,全国美展首设艺术设计展区,地点就在深圳;10年后,深圳再次拉开全国美展设计展区的大幕。此届设计展览分为两个展区进行,服装设计与平面、书籍装帧设计作品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而环艺设计与工业设计作品则在华·美术馆同步展示。

据本届全国美展组委会委员、深圳市文联主席董小明介绍,今年深圳出色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得到了美展组委会的高度评价,深圳在这个展览中取得的成绩也令人惊喜。本次艺术设计展共有468件作品最终入围,深圳的作品达到了57件,468件作品中共产生获奖提名作品89件,而深圳占了14件,获奖提名比例高达15%。在深圳的14件获奖提名中,包括了1个金奖提名,2个银奖提名,1个铜奖提名和2个优秀奖提名。

在国庆期间,市民们得以先期一睹这些入围作品。在关山月美术馆的展厅里,中厅被设计成T台,各种创意被穿在身上,现代的、古典的、后现代的、融通古今的等等,四个展厅的四壁都饰有海报等平面设计作品。其中反映“5·12”大地震的《我有一个理想》系列海报最为击中人心,这是一组以地震孤儿的手绘肖像表达正面主题的海报,孩子们有的托腮,有的敬礼,有的紧握拳头,有的举手发言,他们的理想是当科学家、英雄、宇航员、地质学家,为了长大或是能预测地震,或是帮助受灾难的人,或是将人们带到外太空。
此届美展艺术设计展对深圳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展事,而且还是一个设计交流、国际创意激荡的契机。当天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的还有此届设计展的“卫星展”——“融荟:深港设计邀请展”。据介绍,深圳的设计发展离不开香港经验的滋养,深圳浓厚的设计氛围也为香港设计师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本次展览邀请了香港最优秀的11位平面设计师和深圳18位平面设计师,共展出他们的代表性作品近500件。这也是深港设计界在美术馆层面合作的“第一展”。

国际论坛分享设计经验

“共享的空间——全球化背景下设计共享价值的反思与前瞻”国际设计论坛10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在深圳博物馆三楼报告厅举行。莅临论坛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项目官员卡贝丝女士、神户设计大学产品设计学院教授相良二郎、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环境设计学院教授安德烈·德鲁西、神谷设计公司总裁神谷利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设计中心设计管理经理安纳海姆·隆迪纳、协调建筑及空间设计事务所主管及合伙人、“创意柏林”发起人之一的逖尔曼·图蒙等,国内设计艺术界专家们包括中央美院张绮曼教授,清华美院教授何洁、严扬,广州美院教授赵健及香港设计中心董事局主席刘小康,深圳市平面协会主席毕学锋等。这些来自国际上其他“设计之都”的代表将与国内设计艺术专家共同探讨设计与城市、设计与新经济、设计与伦理等议题。该论坛是深圳将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成果进行国际交流和推广的一次尝试。

来自神户的相良二郎将在论坛上介绍“神户的全球化设计”,来自蒙特利尔的安德烈·德鲁西将以魁北克工业设计的新变化阐述全球化对设计产品商业模式的改变,在韩国、中国上海和拉美都设立了设计公司的神谷利德将讲述名古屋在“设计之都”背景下设计的方方面面;作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设计战略及设计项目管理专家的安纳海姆给大家分享的是公共政策如何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柏林”发起人之一的逖尔曼·图蒙的演讲题目则是《知识共享·全球化思维·本土化行为——一个全球化运营的设计机构的案例分析》。而作为深圳设计师代表的毕学锋则将以《在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感受设计》介绍深圳设计的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

入围全国美展

深圳喜获丰收

深圳雕塑首次获奖、深圳画家一人独中三元、深圳设计14件获得获奖提名,占提名作品总数九分之一……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深圳艺术界捷报频传,积蓄30年的深圳美术力量在本届全国美展上显现出来。11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设计艺术展将在深圳开幕,57件深圳作品的入围,也彰显了深圳作为“设计之都”的实力。除了在设计艺术展区中入围数量居全国之首以外,在油画、水彩、雕塑、国画等方面都有不俗战果,取得了深圳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好成绩。

美术创作展深圳面貌

全国美展是国家级权威性、综合性大展,在国内美术界广受瞩目,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省市美术地位的重要标杆,更是美术“正规军”的大比拼、大阅兵。因此,深圳艺术家在此次美展上的不俗表现,也就格外令人激动。

身处改革前沿,深圳最早经历了都市化进程给这座城市及人们带来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深圳画院提出了当代中国画革新的课题,以“深圳画家画深圳”为题的活动,产生了一批表现改革开放时代风貌的作品,其中描绘改革历史的百米长卷《画说深圳》还在全国美展中获奖。这项活动持续至今,积累了一批反映城市面貌的优秀作品。现在,在深圳成长起来的年轻艺术家们,正在全国美展的舞台上逐渐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深圳30年来的发展变化。比如此次入选全国美展国画展的潘喜良的《假日大梅沙》和富中奇的《深圳的早晨》,体现的都是深圳的生活。入选全国美展油画展的梁宇作品《信号灯》,把现代的环境与诗性的怀旧结合起来,反映出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特殊的心理状态。

深圳美术后继有人

在8月28日率先开幕的全国美展雕塑展上,深圳艺术家首传捷报,深圳雕塑家戴耘、杨光和余澎作品入选全国美展雕塑展,其中戴耘的作品《时代空间》得到了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成为深圳市第一件在全国美展雕塑展中获奖的雕塑作品。事实上,戴耘的获奖并不是偶然的,此前他和深圳雕塑院的一批中青年艺术家已经频频在全国大展上露面,深圳雕塑正在商业之外,建立着自己的学术地位。

油画、国画、版画一直被称为艺术界的三大画种,7月29日,在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成长的见证——2009深圳美术创作特展”上,100多件深圳美协为全国美展征集的作品在深圳美术馆展出,集中展示了深圳本土优秀艺术家作品。令人瞩目的是,过去名不见经传的80后画家在此次展览上并不少见,他们有冲劲,创作力强,思想活跃,给深圳美术界注入一股新动力。深圳美协主席骆文冠表示,此次征集到的稿件中,新人新作的比例占到60%,青年画家的异军突起让老画家何祯祥感叹深圳美术后继有人。

在最终入围全国美展的画家中,也以中青年画家为主。梁宇、陈向兵、叶剑才、门简成、麦俊伟入围全国美展油画展,其中凭借油画《驴友》入围的画家门简成更是来自大芬村的画家,让人们对以复制画著称的大芬油画村刮目相看,重新认识大芬村的原创力量。

创作实力仍待加强

深圳拥有一个颇具实力和团队精神的水彩画创作队伍。其成员也屡创佳绩,曾经夺得过全国的金、银、铜奖及各级水彩画展的不少重要奖项。第十届全国美展上,深圳画家周天涯还获过水彩画领域的铜奖。在此次全国美展上,除周天涯再次入选之外,另外两位深圳画家方晓龙、焦立强也闯入水彩画展。

在此次全国美展上,艺术多面手潘喜良一人独中三元,他的作品《中华生育文化演绎图》、《西林谷》和《假日大梅沙》三件作品分别入选全国美展壁画展、动漫与综合作品展和中国画展。这一案例不仅在本届美展中绝无仅有,在美展历史上也极为罕见。一时在深圳美术界传为佳话。

谈到此次展览,深圳文联主席董小明认为,在此次美展中,深圳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要看到,深圳美术的创作实力还不强,这是我们的文化建设中亟待加强的部分。不过他也表示,“在艺术设计方面,深圳此次的成绩非常令人瞩目。”(梁瑛)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