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挖掘"本土资源" 海南收藏封闭僵局急需打破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0-10]
日前,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省收藏家协会成立10周年,省收藏家协会、省古陶瓷研究会、三亚收藏家协会和泰达·美丽道画苑等机构联合邀请了丘小君、蔡国声、贾文忠等国内知名鉴宝专家,为海南的藏家们鉴定藏品。
“海南收藏界急需打破目前的封闭局面,与国内收藏界加强沟通,仅仅依靠本地资源是维持不了本地收藏需求的。”三位专家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共同呼吁。
真品赝品一起收藏
10月3日上午,当民间收藏品鉴宝活动在海口泰达·美丽道画苑拉开序幕时,已有数十位海南藏家携各种藏品排队等候鉴定。三位专家也术有专攻:丘小君是陶瓷鉴定专家,蔡国声从事瓷器、杂项鉴定已有40年,贾文忠则是青铜器方面的专家。
海口藏家陈先生兄弟一大早就带上收藏多年的南宋浮雕塔、宋代湖口窑双凤粉盒等,请丘小君帮助鉴定。在得到肯定的回答时,陈家兄弟激动不已。而海口藏家吴先生及朋友一直对其收藏的瓷器存疑,此次也找到了期盼已久的答案,更坚定了吴先生涉足收藏的信心。
丘小君同时也是著名古玩投资经纪人,他说此次鉴定活动以瓷器居多,反映了沿海地区的收藏特性。这些瓷器中有龙泉窑、景德镇窑、五代越窑,历史跨度有唐、元、明、清等朝代,还有罕见的元青花、明青花,有些特殊器型此前他们也没见到过。
“但是,这当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赝品。”丘小君认为,由于当代人造假水平高,难辨真假,海南很多藏家收藏知识有限,往往是真品赝品一起收藏,付出了很大成本。
大力挖掘本土资源
蔡国声是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及上海电视台《好运传家宝》栏目的特邀专家,令他不解的是,海南收藏界过度追崇黄花梨、黎锦、海捞瓷等“海南三宝”,收藏面受到一定限制。
蔡国声认为,海南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本土收藏资源,如沉香、红珊瑚、玳瑁等制品。以红珊瑚为例,国内红珊瑚的产地主要在台湾海峡与海南岛周边,虽然国外很多地方也盛产红珊瑚,但地中海一带红珊瑚的产量就远远赶不上海南,日本海的红珊瑚在色泽上也不如海南红珊瑚漂亮。而清代同治年间开始出现的扇子、首饰盒等玳瑁工艺品,在当时已大量流向欧洲。
“海南收藏界对这类具有本土特色的收藏品重视不够,今后还应大力挖倔本土资源,走出海南的特色收藏之路。”蔡国声建议。
分门别类理性收藏
10月3日、5日两天,分别在海口、三亚各举办了一场民间收藏品鉴宝活动。“这次鉴宝活动以海口、三亚为中心,几乎覆盖了全岛各市县,对海南收藏界收藏水平的提升、收藏视野的开阔是一次不小的促动。”海南藏家辜孔武认为。
“收藏必须有一定的眼力、一定的财力,这就要求收藏者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要多了解各地博物馆,多了解拍卖行情,多上手;另外,还要有一帮朋友,切忌单打独斗。”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金属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贾文忠建议。
从这次鉴宝活动来看,海南民间收藏红红火火,大到瓷器古玩,小到夹带杂件,收藏门类众多。对此,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何翔表示,省藏协今后将引入有关专家,分行业、门类进行分类讲座,更系统地普及收藏专业知识,引导藏家分门别类理性收藏,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和盲目投资。 (责任编辑:单晓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