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板桥镇首现景德镇青白瓷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0-03



新出土的白瓷碗

9月29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首次发现了北宋时期景德镇的青白瓷器,这些瓷器的出现说明在北宋时期中国的瓷器发展进入了最兴盛的时期。据现场的考古专家介绍,北宋时期瓷器的兴盛是由于宋太祖赵匡胤舍弃奢侈腐败,崇尚俭朴,助推了中国瓷器的发展。板桥镇发掘出的大量珍贵文物,将全部保留在胶州。

  29日上午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的北侧,考古人员在清理土层时突然发现下面埋藏着很多瓷器,随后将这些瓷器全部清理出来。记者注意到,这些瓷器多数都已经损坏。“这是景德镇窑口生产的青白瓷,现在还是首次发现,”考古人员说。记者发现这些瓷器的颜色为青白色,而且瓷质非常精细,摸上去感觉非常细滑。考古人员告诉记者,景德镇早在汉代就开始烧制瓷器。在北宋以后开创了一种青白瓷,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色泽温润如玉,积釉处颜色较深。

  上午,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南侧清理灰坑时,从里面发掘出来一个白色的瓷碗,外侧的色釉比较粗糙,而碗口和碗内的色釉却比较光滑。考古人员判断这个碗相对普通,应该属于南方的窑口所生产。随后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粒紫色的三角形小石头,中间有一个小孔,从形状和制作工艺来看,应该是个玉坠。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在北宋时期,玉的使用量非常少,侯爵以下的人使用玉石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个紫色玉坠的出现,更加证明了当时的板桥镇市舶司的地位非常重要,朝廷的高官经常会来到此处。这个玉坠的主人很可能是当时朝廷王侯官员的妻子或者女儿。

  板桥镇遗址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多日,出土文物非常多,而且瓷器占多数,北宋时期的板桥镇瓷器为何如此昌盛?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宋太祖赵匡胤执政期间崇尚俭朴,一改唐人那种追逐金银玉器的奢侈豪华之风,皇家御用之器以陶瓷制器为上,从而大大推动了陶瓷业的迅猛发展。北宋时期使用瓷器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

  连日来,本报“关注板桥镇遗址发掘”系列报道引起很多市民关注,如此多的珍贵文物将会保存在哪里?29日下午,考古专家告诉记者,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出土的文物按照属地化管理,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出来的所有文物将全部保存在胶州,举行文物展时这些文物可以和市民见面。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