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展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 辽宁元素折射"复兴之路"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9-30
成立60周年的重要活动,作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经过充实修改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于2009年9月2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

展览通过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近170年的复兴之路。

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北京奥运会上震撼人心的缶等珍贵文物记录着新中国强大的标志。而包括沈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企业破产第一号通告、鞍钢生产的第一根重型钢轨等辽宁元素也在《复兴之路》展览中亮相。

展览共分五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走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展区后,开始出现辽宁元素。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单元里,展出的均是全国人民巩固新生政权,医治战争创伤,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的标志性文物,可见辽宁为此做出的巨大贡献。

率先映入眼帘的辽宁元素是一枚大钥匙,这是1955年抚顺钢厂职工用试制成功的不锈钢铸成的大钥匙。

1953年11月,鞍钢自主生产、我国自制的第一根重型钢轨,1953年12月,鞍钢自主生产、我国自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这两件珍贵文物也静静躺在展柜中。

改革开放之后,最有标志性意义的辽宁元素,便是1986年8月3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宣布沈阳防爆器械厂破产,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而破产机制带来的竞争效应也使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得到发挥。展柜里陈列着当年沈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企业破产第一号通告。

沈阳电缆厂的承包合同、沈阳汽车工业公司租赁企业招标布告也记录了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另一个带有“沈阳”字样的文物出现在抗击四川地震的展区:第一支进入北川的救援队——沈阳市消防局特勤大队的消防服。沈阳消防官兵在地震灾区一线抢险救人的场面仿佛又回到了人们的面前。

在展览出口的观众留言处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家争相写下对祖国的祝福,来自辽宁的高玉玲写道,“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