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画卷十年一见 故宫武英殿展国宝级书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9-17]
日前,《故宫藏历代书画展》在故宫武英殿书画馆展出。包括晋代王献之的行书《中秋帖》卷、唐代李白的草书《上阳台帖》卷和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等重量级稀世国宝亮相。武英殿书画馆的《故宫藏历代书画展》是故宫博物院的常设展览,共有九期,分三年展出。此次展出的为第六期,至11月初结束。因为此次展览期间适逢国庆60周年,因而主办方特意遴选的书画作品是多年未展的国之重宝,显得格外抢眼。据故宫工作人员透露,“国宝”级别的书画作品每打开展出一次,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而,此次如果错过观赏原作的机会,下次若想再睹芳容,恐怕不知要过多少年。据说就拿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来讲,该卷轴深藏宫中多年未展,即使故宫库房的工作人员也有十几年没有打开过它了。
十几年没有打开过的山水长卷
作为宋代山水长卷的代表作品,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他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画家。这幅11米多长的《千里江山图》本身并没有题款,据卷后同为当时大书法家的宋朝重臣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19岁时所作。据蔡京记载,这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在18岁时就被选入皇家画院学习,在绘画上还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指点,这在当时也是很轰动的事情。但是天妒英才,这位王希孟在20岁刚出头就去世了,所以他的作品就很少。这幅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气势恢宏,全图刻画工细,水面满勾峰头纹,无一笔懈怠,充分表现了当时的艺术家对祖国江山的热爱。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