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家谱——宋皇室宗谱 现身国图百年华诞特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9-05]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家图书馆也将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守望——国家图书馆特藏精品展”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展览厅隆重开幕。
据悉,2009年9月9日是国家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纪念日,作为百年馆庆的重要活动,国家图书馆将举办“百年守望——国家图书馆特藏精品展”和“百年记忆——国家图书馆馆史展”两个大型展览。
首次展出新收集的
13件新疆和田珍贵文献
这次展览首次按特藏品展出国家图书馆的珍品,包括当时作为国家图书馆前身京师图书馆建馆基础的清内阁大库和文津阁《四库全书》;历经劫掠战乱,由国家调拨、最终完善保藏的敦煌遗书、《永乐大典》、《赵城金藏》、“天禄琳琅”藏书和甲骨特藏等;有位列清末四大藏书楼的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有民国“南陈北周”之称的著名藏书家陈清华和周叔弢藏书;有为国家藏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傅增湘双鉴楼、赵元方无悔斋、潘氏宝礼堂、梁启超饮冰室、常熟翁氏、郑振铎、吴梅藏书等;还有经国家图书馆历届馆员努力求购的众多类别的特藏。
此外,还展出了众多民族宝藏,包括15种中国民族语文。展览首次展出了近年来新收集的13件新疆和田珍贵文献,这是从500多件和田文献专藏中挑选出来的,对推进中亚与中外关系史研究、深入阐释西域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史料。购藏于2009年的明代嘉靖、隆庆间彝文写本《六部经书》是迄今发现的彝文经典中抄写年代最早的一部。
近十年来甲骨集中展出
最多的一次
本次展览的一个特点是,第一次将古籍善本与近现代文献一同展出,第一次将传统纸质书籍和缩微、电子文献一同展出。国家图书馆汇集古今中外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中外文献已超过2700万册(件),数字资源达250TB。民国书籍、期刊,连环画、联合国资料、学位论文、缩微文献、数字化文献等现代特藏文献分类展出,展现了书籍发展脉络,体现了时代的前进步伐。
本次展出的精品有些是第一次出展,如现存最早的家谱《仙源类谱》是宋皇室宗谱,记录了宋太祖、太宗和魏王之下六世以后的世系;清拓本《雪浪石盆铭》为苏轼撰书、北宋绍圣元年(1094)刻石,非常壮观;《陕西舆图》是明朝天启年间彩绘的中国古代大型分省地图的代表作。这次集中展出的9件甲骨珍品(其中两片缀合成一片,实际为10片)是近十年来甲骨集中展出最多的一次。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