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天津沈阳道,后有北京潘家园”。乾隆年间宫中摆设的葫芦瓶、曾经拍出一千多万高价的明成化青花九秋罐、明代早期的携琴访友大梅瓶,都出自这个古物市场里最具特色的地摊;冯骥才、马未都,这些文化界收藏界的大腕早年间都是这个古物市场里“淘宝”“捡漏儿”的常客……近年来,“草根”味十足的沈阳道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收藏爱好者慕名而来,并伴随着全国范围内不断升温的收藏热变得越来越热。
前不久,在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揭牌下,新沈阳道古物市场正式开街。大红色的仿古门楼,古韵浓郁的街道,褐色的店铺仿古门……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拥有着121家店铺和600多个地摊的沈阳道古物市场正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艇,在全国的古玩大潮中不断前冲。
每周四的大集,是沈阳道最热闹的时候。从凌晨三四点起,就有人在市场里摆开摊位,东北、山西、陕西、北京、山东……你能听到操着各种口音的人在这里买卖东西。穿着旧裤子、背着又脏又大的书包的,八成是老淘客;背着挺新的书包、四处新鲜地看东西的,一准儿是慕名而来的游人;要是运气好,也许还会瞧见郭德纲、杨少华这样的大腕儿;在早些年,冯骥才、马未都等人也都是这里的常客,而在那些看上去挺普通的面孔中,或许就有故宫博物院和全国各大博物馆来的专家学者。
从旧物交换点到淘宝风水地
“20多年前,沈阳道还是一条普通的街道,狭窄的街道两侧是平房,谁也没想到这条貌不惊人的街道会变成全国闻名的古物集散地。”沈阳道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街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看到居民家中有很多闲置的物品,便尝试着举办“旧物交易大会”,在哈密道42号(原四面钟街道办事处院内)每月进行一次旧物交换。此举得到了居民的欢迎,附近的居民纷纷拿出家里用不着的旧东西到沈阳道交换,后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活动地点改到沈阳道,每半月组织一次。
为规范交易活动,1987年春天,沈阳道上建起了旧物市场,渐渐开始有人拿出家里传下来的首饰、古董等来交换,一些独具慧眼的收藏爱好者从“破烂”中捡到了宝贝,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在沈阳道可以“淘到宝”“捡到漏儿”,后来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古玩玩家都慕名而来,沈阳道也就摇身一变,从自发的旧物交换场地变成了专门的古物交易场所,沈阳道古物市场自此正式形成。“当年的沈阳道古物市场可没有现在这么漂亮,最初这儿没有店铺,用四根铁棍挑起一个顶棚就是摊位,后来和平区政府投资修建了店铺和棚亭,市场逐渐变得规范了。”
“旧物交易大会”本不新鲜,各区都有,为何唯独沈阳道发展成为古玩市场呢?据介绍,天津的收藏文化由来已久,在近百年前开始进入繁盛期。从沈阳道向西北走三个街口,走到鞍山道上,就能看到溥仪当年的旧居静园与张园——沈阳道及其附近地区当年曾是租界,许多清朝的遗老遗少、民国年间的权贵都曾在此居住,其中包括小德张、张学良等人,许多显要来津时,都曾携带珍玩。与此同时,天津本就不乏“八大家”这样的富豪,家藏甚丰,且又出现过安麓村、周叔弢、张叔诚、汪士元等收藏大家,所以天津历来“有东西”。天时、地利、“物和”,让沈阳道及其附近早就具有了古玩交易的传统,早在民国年间,离沈阳道不远的天祥商场中就不乏经营古玩的商家,使这一带成为古玩交易的集散地。
从地摊铁皮屋到亮堂门脸房
“有——二十年了吧。”坐在沈阳道古物市场的办公室里,李国禄一手摸着茶杯,一手抚着额头回忆说。从屋内的窗户向外望去,对面就是他的店铺,那是一幢二层的小旧楼,上面一层还住着老住户。从店铺的砖墙、门楣和两侧的廊柱上,可以大概看得出这些建筑的“年龄”,仿佛在诉说着年复一年时光在这里留下的点点滴滴,对李国禄来说,他已经看着沈阳道改变三次了。
沈阳道成为古玩交易之地是在1987年。那时李国禄还只是一个收藏者,经常到沈阳道淘货。他一个月挣四十多块钱的工资,有一半都要花在古玩上。后来,出于“以藏养藏”和养家的考虑,他在沈阳道卖起了古玩,和所有初来此地的生意人一样,摆起了地摊。
“就在地上铺一张报纸,把东西摆在上面。”李国禄说,那时沈阳道几乎全是地摊,满街是人,满地是货,他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有时一蹲就是半天。摊位摆在露天里,就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三九天穿军大衣还算是不错的,遇到雨雪天气,连摊儿都出不了。后来有一阵儿市场里摆设了铁案子,但他照旧要在街面上风吹日晒。
这种情形持续到了1992年。那一年沈阳道正式成立“古物市场”,搭建了许多铁皮屋子,还盖了一些砖房,李国禄便和一批人一起从地摊挪到了屋里。“我主要经营瓷器,东西放在屋里不磕不碰,而且风不吹雨不淋,挺好。”李国禄的生意做得很顺,几年后又搬进了现在的店铺里。
这间门脸在沈阳道算是最好的屋子之一,仍然显得很破旧。沈阳道及其周边没有多余之地,无法架设锅炉,所以尽管店铺里都有管道,却不通暖气。有的商户装了空调,多数还点着城市里已不多见的炉子,即使如此,这些店主们还得在屋里穿着大衣。
沈阳道地势低,下雨就存水,早年间最严重的时候,积水能有近一米深。李国禄在铁皮屋子的时候,最怕下雨,天变脸的时候根本就不敢离开市场,得随着水势的变化,不断把货物搬到高处,后来搬进店铺里,门口有半米高的台阶,多少改善了些,可还是进过两次水,泡了不少东西。
可就算条件再差,李国禄也从未动过离开沈阳道的念头。他说自己是生意人,哪里生意好做,就会奔向哪里。这么多年过来,这里早成了天津古玩界的中心之地,用圈里人的话来说,“‘魂’在这儿”。
从李国禄的店铺外向不远处看去,就是友谊新天地商城,再向外延展,就是滨江道和南京路这样的繁华之地。而2009年,沈阳道也被打造成步行街,和周边的风景一同融入旅游线路中。所以,李国禄很看好。“地面、门脸儿都亮堂了,肯定更能吸引游客,商机也就来临了。”
从“小打小闹”到“古玩龙头”
如今,改造后的沈阳道古物市场在两侧的店铺和棚亭前仍然摆满了地摊。密集的地摊与焕然一新的沈阳道新街,呈现出鱼水相融的繁华景象。打算“捡漏儿”的顾客仔细地看过每一个摊位,搜寻着亟待发掘的宝物。店铺的老板有时走到外面,和门口的摊主聊天打诨,喝茶下棋,相处融洽。“只要地摊不把店的门口堵上,留出一小块走路的地方就不影响店铺的生意,要是没有这些地摊,恐怕还吸引不来这么多顾客呢。”李国禄说。
周四的时候,有不少摊子甚至摆到了店铺门口的台阶上,只差一步就进了别人的地盘儿。但店铺的主人们很少说什么,因为不少人也是摆摊起家。况且,摊位和店铺是互补的,想淘货也好,想寻高级玩意也罢,都可以在两者间来回流连。沈阳道的草根气质,让人对它生出亲近之心。而对于古玩这种需要把摸鉴赏的行当来说,消除距离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沈阳道真出过不少好东西。”经营多年的李国禄感慨地说,“乾隆年间宫中摆设的葫芦瓶,当时卖价几万、后来拍卖出一千多万的明成化青花九秋罐,明代早期的携琴访友大梅瓶……有不少都出自地摊。那时曾有一筐光绪官窑的粉彩,卖价几千元,可是没人买;一对紫檀太师椅,三千元,居然卖不出去。这样的情形,在今日已经无法想象了。”人靠衣装挣面子,古物市场则靠名贵之物“抬色”,也正是这些器物的出现,让沈阳道出了名。出名了,就能聚敛人气。这么多年以来,北方各地的买卖家都要来沈阳道做生意。
据介绍,现在古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像北京等一些城市的古物市场发展很快,面临这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沈阳道古物市场的无形资产品牌价值也将进行保护,根据市、区发展规划同步发展,并保持原汁原味,使之成为天津市最大,最具活力的古物、古玩专业龙头市场,成为中心繁华区颇具盛名的特色市场,扩大在全国众多同业商家中的影响力。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