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收藏投资

纷繁迭出 红色收藏品里哪些才是“真金白银”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7-23
临近60周年国庆,收藏市场上各种纪念藏品纷繁迭出,哪些纪念品种才是经过检验的“真金白银”?

邮票 最贵翻6万倍 最平刚到面值

记者从广州各邮票市场了解到,随着国庆临近,国庆纪念板块邮票出现普涨。虽然同样是国庆题材,不同年代的邮票在本轮行情中,身价相去甚远。涨得最快的,如1964年发行的建国十五周年小全张目前市场价格已飙至15000元,是其面值的6万多倍。

其他较好的品种,如1959年发行的开国大典邮票,面值20分,市场上卖到400元;中国邮政最早发行的建国纪念邮票是1950年10月1日发行的《开国纪念》,去年为60元左右,现在已超过100元。





但是,并非所有国庆藏品都在狂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4枚,由于发行量具大,普遍在2000万枚左右,价格长期低于面值,最近才赶上。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套票仅仅从去年的2.5元涨到4元。

建议:国庆系列可关注四种邮票

从市场反应可以看出,经过时间考验、发行量少的国庆题材邮品才是本轮升值的主力。广东省集邮协会理事区锡文给记者介绍了国庆题材中几个具有收藏价值的邮品:

如1950年发行的纪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由于1949年并未发行建国邮票,而是以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替代,因此该套邮票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国庆板块“龙头”效益,而且发行量非常小,有些仅有20万枚。

其他如1959年发行的建国十周年、1964年发行的建国十五周年小全张和1979年发行的建国三十周年国徽小型张,发行量均很小。其中,建国十五周年的小全张发行量仅为4万枚,也是新中国国庆系列邮票中的第一枚小全张。其特别之处在于,3枚邮票相连处不打孔,只在连票四周打有齿孔。“发行量多的不要追,盲目追高不可取,主要应以老纪特为主要收藏品种。”区锡文建议。

陷阱五:“老东西卖过新东西”的价值投资观念

我们经常可以在拍卖会上看到,高古瓷卖不过明清瓷器;宋代以来的珍稀铜钱找不到买家,而刚刚发行的金银币却大受欢迎,这些情况的出现与国际上的艺术品收藏有着极大的不同。

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和收藏观念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买家也缺少对艺术收藏品的全面了解和专项研究,自己的藏品没有整体特点和品类划分,往往是市场上什么赚钱买什么,什么来钱快就买什么,甚至人云亦云,市场上流行什么就买什么,缺少真正收藏家所具有的收藏品位和个性。为了适应这种“投资性”买家的需要,拍卖公司和古董商们就要经营那些急需赚钱而对于文化艺术知之不多的人所追求的东西,从而强化了市场上的投机和“炒作”。老的东西既不容易搞懂也不宜炒作,于是人们就蜂拥而上去抢购那些新的和简单的艺术品,市场也就随之而扭曲了。

  陷阱六:假拍混“托”、高价成交的欺骗交易

拍卖是如今艺术品交易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很多人都会相信拍卖行,以为拍卖来的一定是货真价实的宝贝,这又是个误解。我国艺术品拍卖行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尤其在古玩艺术品的真假方面,拍卖公司不承担保真的责任,这就给一些不诚信的小拍卖公司创造机会。一位朋友参加了由一家不太规范的拍卖行组织的“宫廷珍品”玉器拍卖,结果到手后又经专家多次鉴定才知是假。而拍卖行的发票上只写“工艺品”,与广告海报宣传是两码事,吃亏了打官司都没有用。

有的拍卖公司与卖方联合搞假拍卖,在拍卖过程中混入“自己人”举牌以哄高买价,蒙骗不知情的藏家以获得更高的成交价格;或干脆自己买入,形成虚假的成交纪录。等待下次拍卖出手。同时古玩拍卖也是一条可能涉及洗钱犯罪、行贿腐败等等不法行为的途径,可谓水深莫测,收藏者一定要睁大眼睛,识别假象。

陷阱七:赝品泛滥的混杂市场

近十年来,随着大众收藏热的兴起,赝品盛行,一些高仿品甚至都能逃过专家的眼睛。造假者充分利用现在发达的科技条件,把各种方法运用到造假中去。如拿玉器作假来说,因为沁色是判断古玉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仿制者都会在这方面下功夫。作伪沁色的方法也很多,有火烤、涂料上色、化学药剂灼烧等。其中造得最逼真的是仿制者把新做的玉放入动物的身体内,让玉充分和动物体内的活血接触,三到五年后再取出,这种伪造的用血浸过的玉,一般的收藏者是很难看出来的。

陷阱八: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投资行为

作为艺术品投资收藏者,除了要懂得艺术品投资规律以外,更要培养对艺术品更深层次的价值了解和欣赏,这样才能最终真正成为收藏的大赢家。比如有许多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东西,现在的市场价值并非有很好的表现,但却极具其他方面的价值。不要总看到艺术品本身的经济价值而忽略古玩艺术品作为文物的其它属性,现在的买家也许更热衷于找艺术品价位的城乡差别、南北差别、拍卖会与古玩店以及拍卖会之间的差价以谋取利润,这本无可厚丰,因为买家主要考虑的是增值和价差,但藏家若仅仅为一点价格上的因素而放弃一件真正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东西,那则是得不偿失、悔之晚矣。

所以,在进行艺术品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心态,更多地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因为在艺术品投资中,能够达到愉悦身心也是一种最好的收益。切忌急功近利,要多看少动,一旦发现具有收藏价值的好东西,则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购入的藏品该捂一捂、养一养时就捂、就养,这样才能以小的代价,获取大的回报。(陈凤尤)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