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回流:西方收藏界看好中国购买力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4-02]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数以百万计、甚至千万计的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但遗憾的是,同样出于种种现实原因,这些中华瑰宝的“回乡之路”异常的崎岖坎坷。
与此同时,为了这些中国珍贵文物的“回归”,除了官方所做的各种努力之外,其实在中国民间早已开始悄然形成了文物回流的“另一股力量”,而且这股力量已经开始浮出水面并扩散开来。
西方收藏界看好中国购买力
“原来几十万人民币的瓷器,现在基本都要卖到几百万,顶级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已经是常有的事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古董商人董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而且越是珍贵的、顶级的文物,价格涨幅越大。”
记者在与很多古董收藏者的交流中也发现,“贵了,而且贵多了”已经是一个普遍的感受和认识。“中国文物的艺术价值得到市场的认可不是坏事,但是顶级艺术品也已经没有几个人藏得起啦!”董先生说。
由于文物古董之间价格的可比性不强,所以很难用数字升幅比例来衡量价格走势,不过,比较具有可比性的典型例子是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这十二尊兽首铜像本来是位于圆明园海晏堂前,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后流落四方,成为民族历史的代表和中国文物流失的缩影。在这十二兽首铜像中,目前有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等5件分别被爱国企业和人士“抢救”回国。现在,已经回归的5尊兽首铜像均存放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供公众观赏。
“2000年,保利拍回3件兽首,共计花费3000多万元人民币,2007年的马首则拍到将近7000万元,而最近现世的兔首和鼠首,拍卖公司给出的两件兽首的预估价就高达2亿元人民币。”中国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纬拍卖董事长、著名收藏家周双成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非常感慨,“价格升得太快、太高了!”他说。
“这样的天价让人在感情上太难以接受了。”由于偏爱古董,董先生经常会和一些国外艺术品收藏代理机构和收藏家接触,“现在中国文物的绝大多数买家是中国人,而西方很多收藏者收购中国的文物真正目的,就是有朝一日再高价卖给中国人。”
“很多外国的古董经纪人,甚至包括拍卖公司在向藏家推荐中国艺术品的时候经常会用的说辞就是:‘中国人会越来越富有,而且他们都非常愿意把自己的艺术品买回去,将来他们一定会高价回购’、‘收藏中国艺术品非常有升值潜力’等等。”董先生说在国外这样的论调已经相当普遍,“早不是什么秘密了”。
神秘的“中国买家”
国际市场的种种“规律”和“预测”确实并非空穴来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藏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概念开始令世界难以小觑。
“10年前,在国际拍场上几乎见不到中国人,尤其是大陆人,有的也大多数是海外华人。”周双成说,“而近几年不仅在伦敦、纽约、香港等国际重要拍卖会上经常能够看到中国买家的身影,而且很多顶级的拍品,都是中国买家购得的。”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