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完好的隋代邢窑透影白瓷西安出土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3-10]
记者从陕西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前不久在西安郊区的一座隋代墓葬中发现了一组白瓷,初步认定其中一件接近半脱胎的瓷杯为隋代邢窑透影白瓷。专家认为,这是考古发现的首例保存完好的隋代邢窑白瓷实物,为中国陶瓷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根据墓葬的出土墓志显示,这座墓葬年代是隋大业四年(608年),出土物中以白瓷瓷器最具特色。专家认为,从出土的细颈瓶、四系罐等器形及釉色分析,这些白瓷与西安地区早先发现的隋代邢窑白瓷有很多共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件白瓷杯,侈口圈足,口径约8厘米,高约7厘米,器壁仅厚1毫米左右,釉色均匀,能达到光照见影的奇特效果。
资料显示,刑窑白瓷因其胎料及釉料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钾成份,不仅细腻洁白,而且具有玲珑剔透的特点。上世纪80年代末,这类瓷器的残片标本曾在河北内邱一带被发现,但完整器物极为稀少,尤其是隋代时间短,因而隋代邢窑白瓷的完整器更是难以寻觅。
根据确切纪年和瓷器实物,考古学家认为西安隋墓中出土的白瓷杯就是文献中记载的隋代邢窑透影白瓷。目前,这件珍贵白瓷已送入考古院文保实验室进行保护处理。(完)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