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水土镇发现明代石佛石窟群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3-09]
一片松林之后,隐藏着38尊形态各异的石佛。昨日,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我市的开展,这处隐藏在我市北碚水土镇山林里500余年的石佛石窟群,被首次载入文物登记册。
山顶发现明代石佛
顺着刚辟出的防火隔离带一路登上水土镇玉峰山顶,长满青苔的巨石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10余个窟龛,38尊大大小小的石佛,端坐在莲台之上,眼神平静地遥望群山。
在这片凿建于整块巨石之上的石佛石窟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尊高1.8米的巨大佛像,它们一字排开,几乎占满了宽3.8米的窟龛。左下方的铭文,记载着它的建造历史。
据铭文记载,这处摩崖石窟群,凿建于500年前的明代成化年间,它们的凿建者,是当地胜水寺的观空禅师。“500多年过去,胜水寺早就消失在历史之中,只有当地的几个老人,依稀听过这处摩崖石刻群。”北碚区文管所李斌所长说。
文物专家现场鉴定
昨日,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黎方银看到摩崖石刻群后表示,在我市虽有不少凿建于明代的摩崖石刻,但它们大多带有当地的民俗或民族特点,内容非常复杂,“像这样单纯反应佛教内容的明代摩崖石刻群,是比较罕见的。”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刘豫川、市文物考古所所长邹后曦评价,由于明代重道教轻佛教,因此明代匠人们雕凿佛像的工艺明显逊于唐宋。“这些石佛基本都是在一个平整的石材上雕成,没有唐宋时期佛像面部饱满。”
两尊佛头不翼而飞
虽然这处摩崖石刻群被掩映在一片松林之后,但它们仍然没有逃脱文物贩子的毒手,当文物普查人员劈开杂草赶到现场时,三尊巨佛中的两尊,已被窃贼用凿子割去佛头。
昨天中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原本的佛头周围,清晰地留下一圈窃凿的痕迹,巨大的佛头从肩以上被整个盗割,佛像的膝盖上,还残留着数块盗割时掉落的碎片。
昨日,北碚区水土镇,考古专家正在现场查勘新发现的明代摩崖石窟。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