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发现宋代“化子闸遗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2-25]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历时几个月对中大河上游化子闸遗址进行多次调查,日前终于发现宋代兴建的化子闸遗址,并找到了部分碶闸构件和“化子闸碑记”。
据了解,化子闸遗址位于慈东河、江北大河、中大河的重要地段——“三江口”,紧靠安乐寺。化子闸遗址与安乐寺码头连成一片。遗址中仍留有“天灯台”方形石柱一根,及碶闸桥脚、碶板门石。
此次镇海区文物普查人员还在1986年重建的化子闸管理房的墙壁发现一块光绪年初立的《化子闸碑记》。据碶闸管理人员介绍,在重建化子闸时,在老化子闸碶墩下面发现一只密封石涵,内放五谷和一只铜塔。《化子闸碑记》是该石涵的盖子,文字较简要。
据了解,化子闸又名关潮闸,自建成后截流了上游的海水,使该市镇海、慈溪、江北等地10多万亩农田灌溉有益,这是镇海水利史上的重大创举,在宁波水利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化子闸遗址和《化子闸碑记》的发现,填补了浙东运河中大河段水利史上的空白,为浙东运河宁波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也为镇海中大河开通年代的确定提供了文献依据。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