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宁波市已发现5艘古代沉船 政协委员着急“找家”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2-18
  “清代沉船上半年要打捞试掘了,但现在船体本身的科技保护和陈列场地问题却仍然没有解决。”昨天,政协委员、市文保所副所长王结华的提案建议,“对宁波出土古代沉船陈列与保护场地建设予以立项,让沉船有一处安身之所,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发现不同朝代的古沉船5艘,包括和义路唐代龙舟、海运码头北宋沉船、和义路南宋沉船、象山涂茨明代沉船和象山海域清代沉船各1艘。这些古沉船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与科学研究价值,也是宁波先民通运往来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与历史见证。

  “不过,以上5条古沉船中,除和义路唐代龙舟现陈列于庆安会馆外,其余4条沉船因限于目前的陈列与保护条件,尤其是陈列场地的缺乏,至今仍是藏在深闺人不识。”王结华告诉记者,海运码头北宋沉船发掘出土已数十年,现仍零散存放于博物馆库房中,未能与公众见面;和义路南宋沉船,经市财政拨款复原后,仅在2007年“海丝”文化周期间在中山广场展出过一天,随后就沉寂于市考古所的库房中;象山涂茨明代沉船,因无条件保护与展陈,发掘后随即被掩埋原地,安全保护系数不高。而象山海域清代沉船,按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计划,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始打捞试掘,但打捞出水后的文物,尤其是船体本身的科技保护和陈列场地却是不得不考虑的必要条件和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甚至可能会影响水下考古打捞与试掘计划的顺利展开。

  王结华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能将宁波出土古代沉船陈列与保护场地建设予以立项,并可将场地建设选址在庆安会馆东侧公共绿地,“结合庆安会馆现有的《中国·宁波船史展》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建设,并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考虑,庆安会馆可向东侧绿地扩建,将现在的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改建成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