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蓬安县发现唐代摩崖造像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8-12-22]
四川蓬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在该县境内开展田野调查时,发现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珍贵唐代摩崖造像。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0日电,普查小组组长汤跃明介绍,此处造像位于蓬安县长梁乡嘉陵江岸,由于地形较为偏僻,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未能发现。此次发现共有七龛造像,大小造像共计30余尊,其中一号、二号、七号三龛造像保存较好,其余四龛造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唐代摩崖造像中,龛一为两尊立式菩萨像,整个造像画面布局严谨,立体感强,肌体丰满,形神兼备,虽历经上千年风雨剥蚀,仍保存比较完好。龛二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式造像,造像中佛祖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手施法印。左右两侧为阿男、迦叶像,其次为二菩萨立像,头戴宝冠,披巾长裙,两臂下垂,左小臂向前平伸,右小臂上举,衣纹及遍体之璎珞流畅华丽,面部微笑,神态端祥,再次为二力士造像。龛七为一佛四菩萨二力士七尊式造像。
汤跃明说,由于几处造像的题记经历上千年风雨的侵蚀,现已显得模糊不清,不可辨识,但从摩崖造像的造型和风格上看,可以认定这处摩崖造像艺术工程应是唐代遗物。与该县1986年发现的唐代摩崖造像相比,该摩崖造像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布局严谨,而且造像的雕刻极为精细考究,整个摩崖造像大气磅薄,震撼人心,让人叹为观止。
唐代摩崖造像表现了嘉陵江两岸先民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智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此次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唐代嘉陵江中游地区的佛教文化及其佛教造像艺术提供了翔实宝贵的实物资料。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