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翡翠俏雕《南京1937》 残酷与美的结合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8-09-28]
米开朗基罗在25岁时创作的大理石雕作《哀悼基督》,将圣母的哀和美表现在一件作品上,他说:“既然圣母是纯洁、崇高的化身,是神圣事物的象征,就一定能够避免岁月的折磨和世事的毁损,她所表现的青春永恒与形象不朽性,正是人类对这种美好事物的最高理想。”
《南京1937》这件作品也就是将哀和殁、残酷与美的场景,人的躯体表现我们祖国人民遭受侵略时多灾多难而又美丽富饶的象征和心境。作品的底座是用一把利剑刺入,既有冲击力,又不破坏细腻的外形表现内容。马蹄踏在南京城箭垛上,表现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主权的践踏,恰如杜甫诗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作品以艺术的镌刻,将历史的重大事件永远定格在翡翠微雕作品上,为着激烈爱国情感,期待祖国不断强盛,世界永远和平。翡翠上制作出面积这么小,又复杂细腻的现代标准人体群雕是前无古人的,是拥有丰富内涵及创意的。由于艺术家多年极限雕刻的历练、实践和感悟,在这件作品中能很完美地糅合三种颜色与随形造势的雕技。
国家级技师袁耀的微雕作品《南京1937》是第五届张铁军翡翠珍品展的主打作品,展览于日前至国庆期间在城隍庙珠玉汇市举行。李博生、戴永才、张建平等大师作品同时展出。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