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中国书协主席:愿中国书法伴随奥运传遍全球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8-08-03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27日以奥运火炬手身份,回到家乡洛阳参加奥运圣火接力活动,他作为首棒火炬手,手持祥云火炬在隋唐城遗址公园西门广场前起跑,拉开了奥运圣火在千年帝都的传递之旅。

  8时10分许,张海高举祥云火炬,迈着稳健的步伐,始终微笑着,频频挥手向两边的观众致意,一头银发格外引人注目。

  “北京奥运会给古老的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创造了机会,”张海说,“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盛赞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是选取了中国传统印章和书法的元素,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为了让世界各地的参赛运动员更多地了解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中国书协最近组织了“千名书法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活动,所有作品将捐给北京奥组委。

  “如何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像奥运圣火一样薪火相传,是我近来思考最多的问题,”作为中国书协“掌门人”的张海说,“当今时代为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我们应该当好这个‘火炬手’,使古老的书法艺术传承发展,走向世界。”

  1984年,著名运动员朱建华成功飞越了2.39米的横杆,创造了世界纪录。受之启发,张海极力在书法界倡导“一厘米”精神,提出“只要在前人的肩膀上有一点逾越,就是成功”。

  “和更快、更强、更高的奥运口号一样,我所倡导的一厘米精神,也是激励人们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向新的境界攀登。”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体育加文化’,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张海说,“这和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书法有着相通之处,书法艺术是‘技法加文化’,重在提高人的综合素养。”

  作为当代书法大家,张海以隶书为本,使之与汉简、行草水乳交融,独创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草隶”风格享誉国内外并产生重大影响。

  张海长期在河南致力于书法界的组织领导工作,本着“只有更多的人参与才能创造奇迹”的信念,他动员并发动了更多的人参与书法,使河南这样一个“缺乏大家、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成为一个书法大省,形成了大气、厚重的“中原书风”。“实际上,中国书法的传承和普及,和‘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息息相通。”张海说。

  “刚刚在北京结束的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有18个国家参加,这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时参加国家的数量差不多,”张海说,“我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个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宗旨的国际书法交流展览活动,会像奥运会一样辉煌起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