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美术家评选揭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8-07-17]
由证券日报·创业周刊艺术与投资版、从长城到奥林匹亚艺术行组委会、美博印象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智慧之光艺术活动委员会共同发起的“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美术家评选”活动现已落下帷幕。本次活动是由多家专业机构合作,由收藏界和美术界众多专家组成专业评审委员会,经专业角度的甄选和评定,面向社会和书画投资收藏爱好者公开推荐优秀的美术家。
此次“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美术家”评选活动,着眼于中国当代画坛,以传统绘画功力为主要参考点,兼以画家自身学识、市场基础、社会贡献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而定。当代艺术、油画、创新材料绘画等非传统意义的美术均不在此次评选范畴。虽当代画坛熙熙攘攘,名家、大家纷纭,然几十载风云过后仍可屹立不倒者,惟艺术与学识并具,市场和社会共识者方可!纵观中国美术史千载长河浩浩荡荡,画家若星辰寥落,历经朝代更迭而姓名能流传至今者,莫不如此。
当代书画艺术市场发展的十几年间,从最初老古玩行式销售加西方拍卖的简单路子摸索至今,乱花渐欲迷人眼,有过追逐名家的疯狂也有过假画泛滥造成的低迷,市场的发展可以说也选择和造就了大批收藏者;而收藏者欣赏能力的提高最终带来市场的日益成熟,使当今的市场多了冷静和理性。
评委会的成员或是美术收藏大家,对艺术市场有独到见解,或是知名美术评论家,对美术史和美术作品有深刻理解,本着对藏友负责,对艺术市场负责的态度,谨慎的奉上自己的收藏意见。当代美术收藏最终要回归到传统的审美上来,有传统文学积淀的美术作品一定会有更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因此,此次评选将传统功力作为考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评选出的画家,在传统笔墨方面无不有深厚的功力和独到的见解。“师法古人”和“师法自然”这两条重要的理论在评选中被无数次重提。
此外评选出的每位艺术家在各自的美术道路上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走着一条艺术创新之路。在笔墨的运用上独具匠心,吸纳古法之余能有自己的体悟,变古法为我用,在水墨作品的风格多元化上有很大的贡献。相信这次评选出的当代画家能够凭借自身的艺术修养在艺术市场上展现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收藏价值。
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美术家评选
主办方:证券日报·创业周刊艺术与投资版、从长城到奥林匹亚艺术行组委会
承办方:美博印象文化艺术发展公司
支持单位: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智慧之光艺术活动委员会
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美术家
黄永玉 刘大为 贾又福 刘文西 王明明 刘兆平 祁健民 张仃 林墉 杨晓阳
山东诸城人,1945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内蒙师大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基本功扎实,并刻意求新,工、写皆精。作品严谨深刻并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作品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以及重大历史题材著称于世。是中国当前艺术成就突出,影响较大的国画家。
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发表。有作品获《光明日报》美术奖一等奖,"全国第一届教师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展"二等奖,"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全国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单位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
1958年生,陕西人,1986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研究生,从师刘文西教授,曾任西安美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3年他被破格评为副教授,同年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美院工作。杨晓阳1997年起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国家“三五”人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陕西省教育界“十大杰出新闻人物”、中央电视台2003年“东方之子”。2007年8月22日,杨晓阳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其创作作品被多家知名艺术机构收藏。
主要学术著述 《告别过去——杨晓阳作品集》、《速写教程》等,主编《西安美院五十年校庆作品集》、《西安美院中青年素描集》、《西安美院五十年论文集》
杨晓阳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陕西省政协委员、国家“三五人才”、全国青联委员。
1942年生于河北省肃宁县,1965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师承李可染先生,以中国北方太行山为创作基地,从事山水画创作以及美术理论研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的“世界名人二十世纪成就奖”。在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贾又福谈画篇》、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贾又福山水教学体系 》、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贾又福集:苦修集、怀乡集、观化集》。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贾又福工作室教学汇报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贾又福工作室师生作品展”等。
1942年生,新时期新岭南派的代表,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美协广东分会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全国人大主席成员团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89年任第六届全国美展评选委员副主任,1991年受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1993年受聘暨南大学艺术中心主任。擅人物、花鸟画,风格潇洒、清新、明丽,兼擅文论及插图。1981年创作《宋庆龄》入选广东美展二等奖;1982年《访问巴基斯坦组画》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1983年获巴基斯坦总统颁发“卓越勋章”;林墉多次在国内举办个展,出版有《林墉作品选》、《林墉访问巴基斯坦选集》、《人体速写》、《林墉肖像画》、《林墉中国人物写生精选》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副研究员,著名社会活动家,著名中国画家,现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庆书画院执行院长、文化部主管的中国国家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电视台书画院高级顾问、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副会长、中华书画协会副主席、陕西书画艺术协会主席、陕西慈善协会理事、《陕西书画艺术交流报》社长等职。
1952年生于北京,20世纪70年代王明明长期刻苦学习和创作,求教于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刘凌仓、卢沉、周思聪等诸名家,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国画、版画、连环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大展并获奖。1978年调入北京画院从事专业创作。其作品力求通透传统,强调意趣,以文人画恬淡美与现代意识相融,以传统笔墨精神与生活深度相融,别具新风。代表作如《杜甫》、《招魂》、《卖炭翁》、《虔诚的信徒》、《苗乡三月》、《林泉高逸》等作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曾在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加拿大等地举办个展及讲学,影响颇大。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事、北京美协副主席、北京市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生于1924,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和作家、诗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并饮誉国内外。1952年由香港回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就出版过《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了中国画坛。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国内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黄永玉的《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黄永玉》等多本画册。国内多家媒体频频播放他的专题。他的作品在德国、挪威、法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巡回展出,曾荣获意大利最高荣誉奖“司令勋章”。
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还著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中国美协副主席、原西安美院院长,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黄土画派艺术院院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协副主席、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延安市副市长等职,教授、中国共产党员。
1933年生,1950年考入上海育才学校, 1953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受大师潘天寿先生等老师的直接教导;1958年毕业后自愿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他是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全国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次文代会代表,全国美协第一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评委会委员。
刘文西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和美院的领导工作,从1984年起承担西安美院副院长、院长达十二年。他坚持不断地深入生活,不断地艰辛创作,以陕北为生活基地,描写陕北人民的特有个性和气质,创作了大量的陕北革命历史题材和人民群众风土人情的作品,在中国画坛上创立了“黄土画派”。
被华君武形容为“毕加索+城隍庙”。他以画坛多面手享誉世界:漫画、年画、宣传画、装钸画、壁画、书法,最后归结为焦墨山水画。广阔的艺术胸襟使他以最世界的眼光革新最民族的艺术,将焦墨从一种墨法拓展为一种独立的绘画语言,形成苍茫雄强的画风。
1957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一副院长,1959年赴意大利主持中国近百年国画展、1980年任中央工艺美院院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黄宾虹研究会会长,《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张仃作品享誉海内外,被众多知名机构收藏。出版有《张仃水墨山水写生》、《张仃焦墨山水》、《张仃画集》、《张仃漫画》等。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执行会长,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联合国艺术品保真认证协会高级顾问。现任国家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艺术专家委员会,北京国际创意产业联盟理事会召集人,首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