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秦风系列讲座一 当代人要有当代人的角度(2)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8-06-07



主持人:的确在你的谈话中能够感觉到你对于传统的把握。包括对当下文化的这种理解。这里面也是非常清晰想知道当代水墨与传统的对接,怎么看待当代水墨的这个问题?毕竟你使用的材质跟中国传统水墨有一定的关系?当跟传统的对接,你是什么样的一个认识呢?

秦风:我对传统艺术,尤其中国画的这种理解,在西方尤其看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时候,我比较更冷静和理性判断这样一个一脉相承,以及承传下来的文化,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材质,和表现形式,尤其观念上的一种改变,不可能对当代做出一种可能的一个突破。我觉得简单的理由就是当代人对传统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应该是当代人的角度,并非是站在传统的道路上进行,往回走,或者往未来走,毕竟走在一条路上,因为它的两边完全设置了一个很高的墙,实际上是走在一个胡同里。走的空间有多大,就像走到今天,我也有过同类这样的朋友探讨,到今天他最大的痛苦和挑战,往下不知道怎么再往下延伸,笔墨的功底,精神上的祭奠,使他更加沉重,步履艰难。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的空间,可以讨论的,如果我们试想,我们改变一种态度,使用所有今天现代化的工具,驾驭设置另外一种新的传统,就是未来的一种传统。

主持人:我能理解,因为在你的创作过程当中,以及包括平时你对于材质的这种研究,能够看到你一方面是承传,另一方面是在创造,最近带中央美院学生到这里进行研究材质的过程,也可以看得出来你对材质另外一方面的思考。另外在美国的,在中国的看到不同时期的纸张,以及包括不同地域的纸张,材料究竟是什么样的程度,材料它代表什么?在我们以往的探讨过程中,也可以意识到你不断寻找艺术突破口,在寻找突破口过程中,的确已经寻找到自己,与传统的对接的问题,什么是对接,是形式上的对接?还是思想上的对接?同时还是说你就是一个纯粹的承传者,因为秦风现在能够来到TOM网站,我想也是我们广大网民的希望能够与你共同交流。这样的话,也看到秦风在国际上被认可的程度,以及你所描述语言的个性已经产生了,所以在你的思考,包括你的寻找过程当中,我作为你的关注者,有几个方面,我来给你总结过,不知道对不对。一,我觉得你是在一个时间段是学习,从你的早期作品也都拜读过,阅读过。是在对前人的学习,包括你在多年前就在模仿八大山人一些东西,研究那个时期这一点我相信不会把他否认。到后来你来到德国以后,你寻找到了并不是那个形式,我从中发现你是寻找到你自己,就是说在你的博学里,在你的学识里,中国传统文化里面,那个时期你才意识到你是谁,也就是在前一段时间给你写了一篇文章,从时尚的角度来看,你可能根本不考虑时尚,没有站在时尚这个环节里。就好比说跟密斯卡特(音)国际美学者交谈过程中,秦风你是你自己,在这个意识长河里,你有你的样式,你有你自己的思想,你怎么样能够在你学习进入到自我寻找的这个过程当中,最终的能给自己定位,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怎么样的定位,我相信广大网友,以及包括正在初学艺术的一些朋友们,渴望你能够说一下你这些问题,以及包括你思想升华到这个高度,怎么对待你自己?

秦风:我生长在一个新疆边缘城市,然后读书在山东,然后回到新疆工作四年,到北京做职业艺术家,和职业对方面,然后去德国,也是八九年时间,所以跨越语境生活线路,经验过程中感受到目语语境给你带来一种非常贴近的这样一些东西,所以他致使你个人形成艺术创作与经验,以及自己风格过程中有一种骨架的东西伴随着你,在欧美时期,我着重这方面的考量。我觉得母语语境的东西至少是你最熟悉的,就像你的肤色不必须要改变,我觉得像你的头发肤色不需要改变,而且非常熟悉,接受西方文化样式,以及观念的东西,有助于你对母语语境的东西,和对母语最深刻的理解。找到母体的关系,有很多艺术家去了西方以后,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生活本身的问题,还包括一些学者们,以至于只言片语踏及到西方的文化的一些东西,只是一些局部的。我回避了这一点,我用心用时间去感受研究,整个全脉络的现象,图书馆,展览,以至于一些做史学的研究学者们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我才发现真正离自己最近的,实际上你在母语语境里面建构出来的,具有你个人的母语文化一种东西,然后包容具有国际文化元素和含量的东西。我觉得这样一种元素更具有个性,更具有这样的冲击量,因此这三五年展览我感受是这样的,与此反馈出来的一些信息,感觉非常欣慰,今天在此向各位专家,以至于对面的网友,以及艺术爱好者们,也想沟通这样一种心得,原创的东西是最有魅力的。

主持人:因为刚才讲的你已经有所领悟,有所把握自己了。

网友:请教一下,现在从事水墨的当代艺术家日渐式微,你觉得自己从事的是实验水墨艺术还是别的?

秦风:我觉得水墨概念这个本身就有问题,也有人给我惯以当代水墨的开拓者和探索者,我觉得用得并不恰当,笔墨纸砚,实际上我用的纸笔墨也只是一般的,只是概念上的,从表现形式上,也已经脱离一种传统意义上的。

主持人:你自己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使用水墨的关系,即使用了水墨,你认为仅仅是用了材质,不被某一个材质所圈定这么一个认识对吧?

秦风:当然反之,由于当代水墨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现在做一些综合材煤水墨画视觉效果上,传达出来一定视觉范围之内,传达出来的可能是一个坚固西化很多特质和视觉效果,以至于当代艺术的一种语言,比如通过video的形式,装饰行为等等一些形式,都可以表达传统水墨的一种概念,我觉得是认识的问题,并不是技术和形式的问题,或者承传的问题。

主持人:因为你最近几年在中国出现很多重量级展览中,都缺少不了你的作品,但由于很多朋友们在讲看到秦风作品之后会想到波洛克,这点你自己认为波洛克跟你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和差别?

秦风:从形式上,当然是有所不同,但是从美学定义,和文化含量上讲,波洛克成长于,并且成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先后,美国工业革命和各方面文化,以及时尚东西绝对开放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时尚文化现象。我觉得更多展现视觉形式上的一种实验,我看过他大量的一些东西,以及文献资料一些东西,我考量到这样一段历史是以他所生活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我更多关注母语语境里面的一种五千年底蕴文化机理,在这样一个基点上,我吸纳了一些西方文化元素,并且有主题性的,很理性通过一种新的材媒表现出来,我觉得从形式语言上,和整个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完全两类东西,前年在大都会博物馆上,有一个评论者,和媒体上的人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我说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中间我觉得如果仔细去考量和观察我们的成长路线,是截然不同的。我觉得提类似问题的人,基本上处于对艺术的一个视觉经验的判断,而不是对视觉艺术史和一个文化现象的冷静评判。

主持人:只是把你的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一个比,形式的一个比,形式背后更深层的来源思考得很深?

秦风:对,所以说去年有一个策展人有这样一个计划,我和波洛克一个展览,在美国策划这样一个展览,策划之后发现我们俩有质的不同,语境差相隔很厚,完全不能够属于一类的东西,他是一位大师,但是他的东西相对来说在一个大的空间里面装饰性更强,但文化的这种底蕴和整个的气量还是很小,画幅很大,我觉得这是美国精神,并不代表世界当代艺术的一种精神。这是美国文化,并不代表世界文化。

主持人:波洛克的东西可能是从美学角度的当时期的一个延伸而已。

秦风:对,也是唯美时代的一个唯美结构。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